美國關稅讓台灣外銷全垮? 專家打臉謠言: 7成商品不影響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將對各國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包括對台灣商品加課20%,引發業界及民眾擔憂,恐嚴重衝擊我國外銷。但台灣經濟研究院主任孫明德今(25)天卻直言說「不需要擔心」,因為我國當前出口的商品,超過7成是暫時不受加徵關稅衝擊的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等;因此他也開玩笑說,每次聽到有人宣稱「台灣外銷全垮」,自己都覺得「7成都沒受影響!是在叫什麼?」。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早召開記者會,說明當前我國的景氣狀況。一開場,孫明德就表示,自從川普於8月起正式加徵關稅,國內就對業界及經濟情況掀起熱烈討論;而這也是今日的報告重點。
首先,從國際視角來看,孫明德指出,國際機構目前都持續將全世界、以及美國的經濟預測稍微上修。例如,《經濟學人》上個月預測,今(2025)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將成長2.2%,這個月已經上升到2.3%;美國同樣上修,多間預測機構的預測成長率,都已拉回1%以上。孫明德認為,這與川普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持續降低有關,對美國經濟算是好事。
中國方面,本來就有20%關稅、現在另加30%疊加關稅,整體50%關稅不算低;但至少比本來傳出的200%以上好很多,因此孫明德表示,中國近期的經濟預測同樣有所好轉。加上,中國最近開始推動刺激內需的政策,這與關稅不確定性降低一樣,兩件事都讓世界經濟感到振奮。關稅確定性上升、中國內部經濟轉好,對世界經濟均是好事。
孫明德繼續說明,根據國際機構的報告,美國加徵關稅主要對國際經濟帶來3衝擊:直接衝擊、間接衝擊、金融衝擊。他續指,直接衝擊的部分包括,美國現在關稅收入暴增,但孫明德說,「不要覺得這是好事,錢都被收到國庫裡,但美國本身的經濟卻會因此下滑」。
至於關稅對美國的經濟影響多少?孫明德拿出6家預測機構的報告,指出本來預測成長率2%以上,現在都至少砍1個百分點。至於其他國家,則是加拿大、墨西哥受傷較重,歐洲、中國受傷較輕微,所以直接衝擊主要是面對美國的兩個鄰邦。回到美國本身,孫明德表示,由於預測經濟成長下滑1%、物價漲幅預測則上升1%,一來一往,顯示停滯性通膨的陰影很大。
至於間接影響,孫明德則表示,亞洲首當其衝。因為現在很多東西無法賣美國,各出國之間只能網內互打、大亂鬥,到處亂賣貨品;他更指出,中國今年就有很多商品降價求售、倒給東南亞或別的國家,為其他國的出口間接造成傷害。
最後則是金融衝擊。孫明德說明,因為大家都知道,川普的關稅可能會讓人一陣子做不了生意、甚至以後都會受影響;因此從去年開始,全世界企業都想辦法跟銀行借額度、標額度。但他表示,現在借了一堆,萬一以後生意真的受關稅影響、變得很不好錯,許多業者手上的現金甚至只夠用1季,屆時可能會衝擊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所以,川普的關稅殺傷力,對於別的國家來說,可能才正要浮現」,孫明德說。
然而,他隨即話鋒一轉,強調以上都是「別的國家」的情況。但這無法套用台灣,因為我國7成以上出口商品,都還不用被課關稅。孫明德直言說,看看主計總處逐月的外銷成長率數據,就知道根本不需要擔心我國外銷。今年2月,預估外銷成長率是6%、五月提升到11%、現在到了23%;今年1月到7月,實際上的外銷成長率則是28%,其他多數國家都沒有台灣高。
原因為何?孫明德指出,目前台灣出口的商品,其中42.8%是資通訊產品、32.5%電子零組件等,佔比超過7成,而這些是暫時不受加徵關稅影響的範圍。真正的問題出在傳統產業,尤其基本金屬出口額下跌1.8%、塑膠橡膠等下滑4.6%,其他傳產商品也成長受限;但台經院報告也指,基本金屬、塑橡膠產品,分別只佔出口的4%、2.6%,因此對台灣整體外銷的影響不大。
孫明德進一步指出,上述的3成非資通、電子產品,甚至很多都是賣中國或東南亞,還不見得是賣美國。因此,他認為政府之後能對受傷較重、成長較遲緩的傳統產業商品,當成重點抓出來、對症下藥;而不是恐慌性地宣稱,「台灣貿易立國,但現在外銷全垮」。孫明德因此開玩笑說,「每次聽到都覺得,7成商品都沒受影響,是在叫什麼?」。
不過,孫明德也不否認,我國的當前貿易結構確實存在風險。以我國的外銷主要地點來看,美國32.9%仍佔大宗、領先中國25.4%、東協10國20.5%。與台灣經濟命脈切身相關的AI伺服器、資通產品,多數仍是直接賣給美國;電子零組件則是主要賣往東南亞。雖說未來會持續提高對東南亞的貿易比率,但美國現在的佔比還是很大,所以貿易風險依舊高居不下。
因此,孫明德也警示說,雖然美國目前的關稅範圍,尚未打到台灣的痛點,畢竟尚未涉及資通產品,但沒人知道美國接下來會不會繼續出其他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