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嫌腿粗屁股大 醫:有助長壽、降低心臟病糖尿病風險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別再嫌自己腿粗、屁股大了!這些可能是你最強的「醫學護身符」。他分享3大健康優勢,包括更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以及更有助於長壽。
黃軒在部落格說,「屁股大,腿又粗」你以為的「缺點」,其實可能是醫學上的「隱藏優勢」,很可能正是健康的「保命符」;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臀部與大腿的脂肪與肌肉分布,和我們的代謝健康、心血管風險甚至壽命息息相關。
黃軒指出,換句話說,那些被嫌棄的「身材bug」,很可能正是你健康的「保命符」。
一、屁股大真好
2023年Diabetes Care研究指出:
1、臀部脂肪多→2型糖尿病風險更低
2、臀肌發達→保護平衡、降低跌倒風險
推論原因可能在於臀部脂肪多為皮下脂肪、以及臀部肌肉量提升,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健康判斷靠「腰臀比」:
男性<0.9
女性<0.85
超過1.0=反而是健康警訊!
二、大腿粗≠缺點
很多人抱怨自己腿粗,其實腿圍在46-60公分,屬於正常範圍。研究發現:大腿圍每增加5公分,全因死亡率下降!
原因在於:
1、大腿肌肉強壯→幫助血糖代謝,預防糖尿病
2、脂肪分布合理→減少高血壓與心臟病風險
3、骨密度更高→老年不容易骨折
研究人員發現:大腿圍如果偏低,似乎與患心臟病或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三、微胖身材才安全
所謂「微胖」不是肥胖,而是BMI稍高但腰圍不大。
1、BMI每增加1 kg/m² → 死亡風險可能下降4.5%
2、老年人「微胖」比過瘦更利於長壽
3、關鍵在於:肌肉量足、腰圍小、營養好
JAMA發現,相對於正常體重(BMI 18.5–<25),體重指標在BMI 25–<30,與較低的全因死亡率有關。這個研究是U型曲線,也就是說,過瘦與過胖都增加死亡率,而輕度超重者(微胖者)死亡率最低。
研究中定義的微胖就是:BMI 25–<30
四、打造健康身材
健康身體比好看的身材更重要
1、深蹲練腿臀
下肢肌群佔全身60%
增強基礎代謝、強健關節
2、管住腰臀比
腰粗比體重超標更危險
久坐「假性臀大」=脂肪堆積,不等於健康
3、30歲後嚴控腰圍
新陳代謝下降
多做有氧,減少內臟脂肪
綜合多項國際研究結果:
1、大屁股意味著更好的胰島素敏感性與跌倒保護力
2、粗大腿代表更佳的代謝與心血管防護
3、微胖體型反而比過瘦更有長壽優勢
黃軒提到,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腰圍與腰臀比,而不是一味追求纖細的外觀,健康的肌肉量、合理的脂肪分布,加上適度運動與均衡飲食,才是打造「耐用又長壽」身體的關鍵;下次照鏡子時,別急著嫌棄你的腿或屁股,它們或許正是守護你健康最可靠的盾牌,記得:
1、腿粗=長壽buff
2、屁股大=抗糖尿病護盾
3、微胖=延壽體型
黃軒表示,所以下次別再嫌自己腿粗、屁股大了!這些可能是你最強的「醫學護身符」,記得微胖不是太瘦或過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