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數位發展 AI開路 張炳煌主講傳統書法數位現況與未來 轉型優化書藝榮景 備受期待

大媒體

更新於 08月05日21:09 • 發布於 08月06日03:50 • 大媒體新聞網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8月2日周末午後,台中一場傾盆大雨,但澆不息對關心書法發展的書界人士的熱情,200多人冒著大雨齊聚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演講廳,聆聽著知名書法家,也是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張炳煌所主講的「書法發展數位轉型AI路」。這個題目對張炳煌教授來說,確實是太嫻熟也太清楚了,他投入在書法創作領域及書藝傳承教育數十年,信手捻來盡是書訊,但受到科技發展與人工智能AI趨勢的影響,傳統書法技藝也受到書寫與傳播途徑的挑戰,張炳煌教授提早佈局,稹密規畫,將數位化導入,以AI生成融入,為傳統書法開啟新的生命與視野,也使得這次的演講內容可說備受期待。

▲知名書法家也是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的淡江大學張炳煌教授,在台中大墩藝術中心的主題演講,受到書界與民眾的熱烈歡迎。(圖/張炳煌 提供)

顯然,這個演講題目非常契合當今數位科技與AI的潮流,許多人對於書法與AI如何結合並不十分清楚,於是靜坐兩個小時,聆聽張炳煌教授分享他從事e筆研發、進行數位化再數位轉型,進而結合AI的過程和成果。在演講中,張教授特別提到,書法不能僅僅以毛筆寫好字的概念來看待,若要讓書法永續發展,就必須多元化及跨域,讓書法在各種表現中展現,尤其是與科技影音的結合,更能打動探索書法的心。

▲張炳煌教授的援引文字書寫,藉由e筆的數位媒介,呈現書體的開闊及變化,帶給與會來賓不同的視覺體驗。(圖/張炳煌 提供)

在跨域的表現中,最重要的就是結合AI科技。演講中,張炳煌教授展示了他在淡江大學舉辦的AI生成書法創藝比賽的得獎作品。已經辦過兩屆,向全球徵件,兩屆僅隔一年多時間,AI生成的書法作品已經進步神速,不容易看出,作品竟然是無中生有,聽講者無不驚訝於這項事實。接著,張炳煌教授提供建議,希望大家不要排斥數位科技進入書法領域,反而應積極了解AI所演算而成的各種應用形式。這不僅能自我提升,也能應用於教學及推廣,甚至進行國際性的文化交流。然而,在使用AI之前,應該先具備相關知識,才能駕馭使用,並能給予正確的判斷。所以學習提升自我的知識,仍然是使用AI最重要的條件。

▲張炳煌教授在演講中也提出以「書藝智生-AI生成書法創藝比賽」活動,鼓勵大家加入以AI為主軸的書法創作,在未來的市場趨勢上藉以從接軌到迎頭趕上。(圖/張炳煌 提供)

自2001年開始,張炳煌教授就在淡江大學與資訊工程教授共同研發「e筆書畫系統」,導入數位化後成為數位e筆,數位轉型後,現在與AI結合,已經進化到「智慧e筆」,賦予書法永續發展的能量。為著結合AI的應用能更加落實,由穩茂半導體公司陳進財董事長捐助,張教授目前正與淡大工學院李宗翰院長共同主持執行「e筆AB雙軌轉型研發計畫」,這項計畫已進行3年多,多位參與的教授已獲得的成果相當豐碩,如「空靈書法揮毫系統」、「標準草書檢索及生成」、「書作品玉成—作品自動布局及落款系統」、「美跡系統」等等,都是前所未見的數位功能。

▲參加由臺中大墩文化中心所主辦,並由知名書法家張炳煌教授所進行的主題演講活動的來賓與民眾,踴躍出席聆聽,場面相當熱烈。(圖/張炳煌 提供)

張炳煌教授說,大家都很感興趣的「書作玉成—作品生成系統」,可以將想要寫成作品的文字內容鍵入後,自選字體、尺寸及落款,系統可以即時推出作品範例,並還原運筆筆跡,以動態影片播放書寫的過程,讓學習者得以輕鬆了解,提升書法教學的效率,並增強學習興趣,加強書法的推廣。張教授也實地示範書寫文字的作法,提供與會者參與學習的機會,高昂的情緒在會場處處可見。

整場演講中,聽講者對於之前幾乎完全不知的內容,表現出無比的驚訝,更感佩張炳煌教授在這25年中為書法教育及傳承工作所作的努力,難怪他獲頒今年第23屆有庠「科技人文 傑出教授」獎,可謂實至名歸。

相關連結:努力學習 開心進步 張炳煌策辦暑期兒童書法e筆研習營成果豐碩 科技導入人文內涵 豐沛可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甜根子草花海X純白大橋!近距離花景5大美拍角度推薦

景點家
02

「2025桃園萬聖城」即將10底登場 邀您在「魔蛛古堡」冒險、尋寶!

旅遊經
03

日本免治馬桶一試成主顧?讓人大吃一驚的日本廁所二三事

LIVE JAPAN
04

年吸623萬遊客 台灣1景區超夯

NOWNEWS今日新聞
05

2025年度「日本夜景遺產」新出爐!夜景達人再選8處景點

旅奇傳媒
06

絕美八泉峽!山西太行山秘境,纜車、遊船、峽谷一次攻略!

野旅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