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花300億值不值?核二退休工程師曝真相
823核三公投即將舉行,關於核三延役的問題引發兩派論戰,就有一名自核二廠退休、擁有三十年核廢處理經驗的工程師王義龍指出,低階核廢料經過百年後會衰減至接近天然放射性水平。他認為,只需投入約300億元延役核三,就能再發電20年,每度電成本也相對划算。
王義龍過去從事核二廠固體、液體、氣體及除污核廢處理,表示低階核廢料多為過濾樹脂、防護衣、塑膠袋、廢鐵及水泥砂石等,經處理固化後封裝存放,約每5.27年放射性降低一半,靜置200到300年後放射性將降至與陽明山地熱谷泥土般的天然狀態,不會危害環境或人體。
王義龍指出,六、七十年代產生的低階核廢料佔很大部份,但自八零年代起,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及核後端減容中心啟用,每年低階核廢量已降至早期三分之一。對於高放射性核燃料棒,王義龍表示可暫存於中期貯存場,並強調這些燃料未來仍具巨大能源價值,可持續供應全人類數百年電力。
談及核廢存放安全,王義龍以蘭嶼貯存的十萬桶低階核廢料為例,表示當地生活與觀光仍正常,居民健康並未受影響,強調核能四十多年來,不曾因發電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大健康危害。
王義龍表示,全球約有150座乾式中期貯存場,部分國家已掌握提煉與熔鹽反應爐技術,可在發電的同時減少核廢體積,但因處理成本高昂且可能引發核擴散問題,因此尚未普及。他強調,「安安靜靜的放在貯存場又不會出來咬人」。
至於高階核廢料,王義龍表示,最終可置於深層地質處置場,例如芬蘭已運作的安克羅最終處置場,台灣也有金馬離島及東部花崗岩區可供選址。他認為,技術上問題可克服,真正的挑戰在於政治與政策協調。
王義龍最後強調,核二、核三廠設施折舊已完成,延役費用僅約300億元,發電可再延長至少20年,總發電量增加12%,且無空污排放,每度電成本僅約1.5元。他直接拋出問題:「還有比這更划算的嗎?」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