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摩根士丹利齊聲示警:股市恐跌20%!時間點曝光,回檔恐比想像快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幾乎氣勢如虹,美股主要指數屢創新高,亞洲市場如日本、南韓、中國也紛紛刷新紀錄。但華爾街兩大巨頭,卻在香港全球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同聲示警:未來兩年,市場恐將迎來現實檢驗,10%到20%的跌幅機率不低。
高盛蘇德巍:跌一成是正常
高盛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直言,長期牛市不可能永遠筆直上升,「市場往往會先跑過頭,然後再回到現實。」他預期未來12至24個月內,股市出現10%至20%修正的可能性相當高,但這樣的拉回其實「很健康」。
他強調,投資人不需要恐慌,更不該想著抓波段。「10%到15%的跌幅,在正向循環裡非常常見,」他說,真正該做的,是趁機檢視資產配置,讓持股結構更穩健。
摩根士丹利皮克:跌10%不是危機,是養分
摩根士丹利執行長泰德・皮克(Ted Pick)也呼應這個看法。他指出,只要這次的修正不是由重大衝擊引發,就不必過度擔心,「市場需要時間消化超額報酬與資金過剩,這樣反而能讓結構更穩。」
他形容這場潛在的回檔,「不是風暴,而是重整工程」,就像一場整理倉庫的大掃除,暫時的混亂,是為了下一階段的秩序。
IMF與央行早就提醒:估值太高、錢太多
根據《CNBC》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早前就指出,市場估值偏高、槓桿資金過熱,若貨幣政策再度收緊,恐引發劇烈修正。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與英格蘭銀行總裁貝利也接連示警:「市場過熱、資金脫離基本面。」當央行與華爾街巨頭罕見出現一致論調,其實都在顯示漲太多了,市場該喘口氣。
資金東移!亞洲四強成新亮點
不過,兩大投行也同時指出:回檔不代表亞洲沒戲唱。高盛預期,隨著中美關係趨穩、貿易談判回暖,全球資金將重新聚焦亞洲。摩根士丹利更點名「亞洲四強」有機會領跑下一輪成長:(推薦閱讀)新壽北士科分手費出爐!李四川坦言「看起來算合理」 10億差額將跟輝達要
- 中國:AI、電動車、生技產業潛力龐大
- 日本:公司治理改革帶動外資流入
- 印度:基礎建設擴張、內需市場強勁
- 香港:正重新定位為區域金融中心
華爾街兩大巨頭罕見同聲示警,也在提醒投資人:市場不可能永遠只漲不跌。10%的跌幅或許難免,但那並不是結束。當估值回歸、資金降溫,真正具體質的公司才會重新被看見。對長線投資者而言,這波「健康修正」反而是一次重新布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