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稱哈瑪斯交還人質疑體拖拖拉拉 哈瑪斯這樣辯稱
以色列當局於當地時間11月2日宣布,已從加薩地區接收3名以色列人質的遺骸,這些遺骸將移交予法醫專家進行檢驗和正式身分確認。此次移交發生在以哈雙方持續一個月的脆弱停火協議仍生效之際。
根據哈瑪斯稍早發表的聲明,這三具遺骸是其武裝分子於11月2日在加薩南部的一處地道(隧道)中尋獲。
停火迄今交付17名以色列人質的遺骸
自從10月10日停火生效以來,巴勒斯坦武裝團體迄今已釋放了總共17名以色列人質的遺骸。在11月2日的最新移交前,據悉仍有11具遺體滯留於加薩境內。武裝分子釋放遺體的模式通常是每隔數日交出一至兩具。
以色列方面持續敦促加快移交進度,並曾指出部分被移交的遺骸並非人質。哈瑪斯則辯稱,由於加薩經歷的大規模破壞,導致遺骸尋獲與處理作業極為複雜。
以色列軍方強調,在遺骸的正式身分確認完成後,將會以優先、正式的方式通報死者家屬。
巴勒斯坦解釋遺體交換與辨識困境
人質遺骸議題在以色列家屬間引發了高漲的情緒,他們持續每周舉行集會抗議,要求政府採取更多行動。在11月1日晚間的一場耶路撒冷集會上,已故人質卡梅爾.加特(Carmel Gat)的朋友莫蘭.哈拉里(Moran Harari)發出了保持克制的緊急呼籲。
哈拉里沉痛地表示:「這場該死的戰爭已奪走圍籬兩側無數摯愛之人的生命。這一次,我們絕不能再次淪陷(捲入更大衝突)。」
作為交換機制的一部分,以色列也相對釋放了15具巴勒斯坦人的遺體,以換取1名以色列人人質遺骸。
然而,加薩的衛生官員正面臨嚴峻挑戰,他們表示由於缺乏DNA檢測試劑,使得辨識遺體的工作難以進行。根據加薩衛生部的數據,自停火開始以來歸還的225具巴勒斯坦遺體中,僅有75具獲得了身分確認。為此,該部已張貼了遺骸的照片,期望家屬能協助辨認。
斡旋停火協議的複雜性與戰後治理
目前,這些被歸還的巴勒斯坦人身分尚不完全清楚,他們可能是在哈瑪斯領導的2023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南部(引發戰爭)時在以色列境內喪生、作為拘留者在以色列羈押期間死亡,或者是在戰爭期間由以色列部隊從加薩回收的遺體。
此次遺體交換是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透過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第一階段的核心內容。該份被稱為「20點計畫」的協議,包含了成立一個由阿拉伯國家及其他夥伴參與的國際穩定部隊,並將與埃及、約旦合作,以確保加薩邊境的安全並維護停火狀態。
多個國家已表達參與維和部隊的意願,但普遍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必須提供明確的授權基礎,才會承諾派兵。
除了人質和遺骸交換,其他尚待解決的棘手問題包括:哈瑪斯的解除武裝、戰後加薩的治理架構,以及人道援助何時及如何才能大幅增加並有效運送。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11月2日稍早於內閣會議上表示,在「以色列部隊控制的加薩部分地區,仍有哈瑪斯的殘餘據點」。
以色列的軍事目標與死傷數字爭議
納坦雅胡進一步強調:「拉法和汗尤尼斯實際上有兩處,它們將被消滅。」此番言論表明以色列對於徹底解除哈瑪斯軍事能力的決心。
這場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有史以來最致命、最具破壞性的戰爭,始於哈瑪斯2023年10月領導的跨境攻擊,該襲擊造成約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251人被挾持。
根據加薩衛生部統計,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6萬88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該衛生部隸屬於哈瑪斯執政的政府,但由專業醫護人員負責運作,並維持詳盡的紀錄,其數據普遍被獨立專家視為可靠。
以色列否認聯合國調查委員會及其他組織指控其在加薩犯下種族滅絕罪,並對加薩衛生部的傷亡數字提出質疑,但尚未提供相左的統計數據。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川普高呼「戰爭結束了」 加薩停火後還有那些問題待解
‧稱抗擊錯誤資訊是戰爭「第八戰線」 納坦雅胡痛批左媒配合哈瑪斯「謊言攻勢」
(推薦閱讀)訊息戰竟催生5000億美元商機 「信任科技」是什麼,為何藉戰爭和疫情大幅成長
‧以色列總統引用德國總理說法 稱空襲伊朗是幫全世界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