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記帳不用記錄每筆開銷...5步驟脫離月光族!「無痛存錢法」教你存下第1筆錢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06月27日02:00 • 李勛

如果你每個月總是成為月光族,就代表目前的財務處於「失控狀態」。錢不會無緣無故出現,也不會平白無故消失,錢卻不知不覺地流向你沒有注意的地方,像是手搖飲、外送或者是各種串流平台的訂閱方案,這些「隱形開銷」就像血蛭一樣默默的在吸血。

如果想要存錢,不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省錢」,而是要先了解自己的消費模式,否則你的錢就像是把水倒進了破洞的水缸中,始終裝都無法裝滿。

財務健檢: 金錢流向的照妖鏡

有些人會說:「記帳很麻煩,我根本做不久。」但記帳的重點不是只有記錄金錢數字,而是為了思考你的消費模式,讓你對財務狀況有「掌控感」。

我們不需要一開始就鉅細靡遺地記錄每一筆開銷,而是透過以下幾個步驟,幫助自己快速掌握金錢流向:

(1)大方向分類:需要vs.想要

需要:房租、基本飲食、水電、交通(無法避免的開銷)。
想要:外送、手搖飲、串流平台訂閱(讓你生活更舒適、但非必需的開銷)。

(2)細項分類:拆解目前的消費習慣

透過記錄,你會發現自己「最容易超支」的地方。例如,感覺錢真的很不夠用,接著發現每個月在娛樂項目的支出都在5,000元以上。

(3)使用信用卡帳單輔助記帳

如果你經常用信用卡消費,這其實是一個絕佳的記帳工具,因為每月的帳單明細已經幫你分類好了。

(4)透過每月檢視,找到可以優化的地方

有沒有「偽必要」的開銷(例如,每天一杯80元的咖啡真的有必要嗎)?
可以減少哪些開銷(例如,訂閱了五個串流平台, 但其實最常看的只有其中兩個)?

(5)給自己設定存錢挑戰

嘗試「無痛存錢法」:每天存50元,一年後就有18,250元。建立存錢習慣,而不是只關心數字:與其強迫自己省錢,不如設定一個有趣的存錢目標,例如存到一筆旅行基金,讓自己更有動力。

圖片來源:幸福文化

記帳的重點不是讓你變得斤斤計較,而是幫助你更有意識地使用金錢,存不到錢往往不是你賺得不夠,而是你沒注意錢是怎麼流失的。

但千萬不要把記帳當成是一種形式,只因為所有的理財專家都說「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帳」,就下載記帳APP 逐一地進行消費紀錄,但卻從未復盤與反思。這樣反而很浪費時間,因為你記帳的行為,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安慰。

當我們開始記帳時,每個月的復盤是很重要的,看自己哪些費用超支,接著再進行細項花費的分析,你就會發現,原來錢是在不經意之下花掉的。除此之外,我也建議大家培養「動腦」的習慣,每次在記帳的時候花3 秒鐘思考這筆消費「是需要還是想要」。

透過動腦的練習,讓你的消費行為更加的精準,大幅降低因為「想要」而花錢的情況。我自己有推出一款完全免費的「理想記帳APP」,在記帳時可透過按按鈕的方式去思考消費行為。當我們把消費行為拆解成很微小的步驟時,可以自然地去調整花錢的習慣,讓自己的金錢流向更加得健康。

延伸閱讀
沒有富爸媽,他靠自己25歲成功達標百萬存款!理財YouTuber教社會新鮮人這樣做,成功存到第一桶金
小護士的逆襲人生!靠1檔ETF+做對6件事,她從負債到存下200萬元

書籍簡介_5年從零到500萬的理想生活:5千元就能開始!克服月光和漏財,不壓抑需求也讓資產成長有感

作者:李勛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5/06/11

作者簡介_李勛
沒有富爸爸、非財經科系背景出身,在25歲存到了第一桶金!以前專注在暴力式存錢,現在懂了理財就是要同時懂得如何花錢,目標是過自己理想中的人生,想鼓勵所有正在理財、卻感覺處處碰壁的投資人,不要和其他人比較獲利多少、存款多少,而是有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著手理財永遠不嫌晚,從意識到「為什麼花這筆錢」,就是最好的開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存錢不是痛苦又委屈的忍耐,而是怎樣用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規劃一個「有所選擇的人生」。

著作:《25歲存到100萬》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5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