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栽培取代塑膠布 解決溫室粉蝨問題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為了有效解決,溫室作物粉蝨危害的問題,積極研發對策,發現透過草生栽培及生物防治方式,不僅可以讓土壤更健康,整體作物的生長情況更好。
走進南庄鄉農場的溫室裡,利用高架種植的香瓜,地面不是銀黑色的塑膠布,反而是嫩綠色的臺北草,原來這是苗栗農改場,建議農民使用草生栽培,透過生物防治粉蝨危害。
苗栗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 劉東憲:「那我們有發現就是草生會帶來,很多的生物多樣性,那用生物多樣性呢求生的效果,而不是傳統病蟲害控制是,殺死病蟲為主,那我們不追求殺死任何的害物,我們求的是讓它自然的平衡,那我們在我們沒有使用,任何藥劑的情況之下,可以減少很多的副作用。」
苗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劉東憲說,臺灣溫室作物,近年遭到粉蝨危害,為了杜絕粉蝨,農民使用塑膠布蓋住土壤,卻讓肥料集中土壤鹽化,農改場於是建議草生栽培,結果因為土壤通風,減緩肥料造成的土壤鹽化問題。
參與草生栽培農民 陳裕夫:「結果就是雖然粉蝨還是會有,但是我們找到一個共生的模式存在,一起合作讓這個植物,它一樣能夠健康長大,那我們要的是果實不是要葉片嘛,那果實其實非常的OK,那目前他們,笠園(另一座農場)那邊的水果,也是非常採收得不錯,那我們目前大概8月中,開始也會陸續採收。」
參與草生栽培農民 張壬菩:「在我們原本(開始草生栽培)之前,其實可以算幾乎沒有收成,對但是因為就是,因為溫室內的一些,連作障礙的關係,那後來導入之後就發現,其實慢慢再來是一半,然後再來是8成,那現在就是一直有再往上提升的,它整體的品質。」
苗栗農改場邀請兩處栽培番茄,美濃瓜的農場參與草生栽培,目前都有不錯成效,同時還可以免去使用塑膠布,減少農業廢棄物,農改場也希望讓更多農民,了解這項作業方式,提升溫室作物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