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快學3招救膝運動!2類人最危險 天生膝蓋易受傷

健康2.0

更新於 10月26日16:00 • 發布於 10月26日16:00

膝蓋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之一,有些人天生比別人更容易受傷!如果站著膝蓋會不自覺向後,或是筋骨特別軟Q,小心膝關節損傷的風險更高。

過度伸直「後翻膝」 連走路都吃力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花世源指出,正常情況下,站直時膝蓋應接近0度,以維持身體前後平衡;若是站立時,膝關節向後彎曲超過5度,膝蓋過度伸直會導致肌肉無法有效施力,走路變得緩慢吃力。

更嚴重的是,不正常角度的「後翻膝」,會讓股骨和脛骨直接碰撞,壓迫後十字韌帶,長期下來容易引發髕骨股骨關節炎,造成膝蓋前側的持續性疼痛。

你是軟Q橡皮人?5指標快速自我檢測

花世源提到,有些人天生關節活動度就特別大,被稱為「過度鬆散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橡皮人體質」,主要是因構成韌帶和肌腱的膠原纖維結構,較為鬆散所致,更容易扭傷、脫臼。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橡皮人體質嗎?花世源提供5大指標來評估:

  • 小指後扳:手掌朝下,小指能否向後扳超過90度。
  • 拇指碰前臂:大拇指能否向後彎曲,可碰到自己的前臂。
  • 手肘過度伸展:手臂伸直時,手肘能否反向彎曲超過15度。
  • 膝蓋過度伸展:站立時,膝蓋能否向後頂,彎曲超過15度。
  • 站姿體前彎:雙腿打直、身體前彎時,手掌能否完全貼平地面。

若以上多項指標都符合,代表關節可能過於鬆散,容易有關節疼痛、扭傷的問題,也可能伴隨脊椎側彎、心臟瓣膜脫垂等狀況,需要特別留意。

看更多:缺乏膠原蛋白可能會死!當心骨鬆、骨折 「這種病」無藥醫恐血管脆弱、心臟病

膝蓋救星!3招居家運動 強化穩定度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認為,無論是後翻膝、還是橡皮人體質,核心問題都是肌力不足與不平衡,提供3招簡單的居家運動,利用彈力帶就能有效強化膝關節周邊的關鍵肌群。

看更多:王彩樺常做這動作加速膝退化!她用3招保養膝關節 醫加碼2運動有效護膝

1.抬腿外轉

坐在椅子上,將彈力帶綁在腳踝,單腳伸直、腳尖向上勾,同時向外轉動,停留5至10秒,重複5到10次。此動作能穩定髕骨和大腿內側的肌肉。

抬腿外轉。

2.坐姿開腿

坐在椅子上,將彈力帶環繞在膝蓋上方,雙腳與肩同寬,利用臀部的力量,將膝蓋向外打開,重複5到10次。此動作能強化臀中肌,穩定骨盆與膝蓋。

坐姿開腿。

3.站姿後抬腿

手扶著椅子,將彈力帶綁在腳踝,單腿向後伸直抬起,重複20至30下。此動作能同時訓練到大腿後側的膕旁肌與臀大肌。

站姿後抬腿。

跳躍落地易傷膝 快掌握3要點

侯鐘堡提到,錯誤的跳躍和落地姿勢,是造成膝關節急性損傷的主因之一,建議落地時要掌握3要點:

  • 髖關節:落地時,屁股要像坐椅子一樣向後坐,啟動髖關節來吸收衝擊。
  • 膝關節:保持彎曲,且膝蓋方向要對準腳尖,絕對不可出現膝蓋內夾(X型腿)的姿勢,以免前十字韌帶承受過大壓力而撕裂。
  • 踝關節:以前腳掌先落地,再順勢將力量傳導至整個腳底,利用腳踝的靈活度來緩衝。

看更多:膝關節炎原因是退化?名醫揭真相:這些動作正在毀膝蓋

◎ 諮詢專家/花世源醫師.侯鐘堡醫師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2

每天刷牙卻還是蛀牙、牙齦發炎?醫曝「這個動作」害的 一票人超錯愕

常春月刊
03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4

長壽秘訣曝 沖繩人愛吃「1甜食」!很少健身也不跑步

三立新聞網
05

明天立冬!麻油雞、薑母鴨太燥熱 中醫揭「白蘿蔔是養生首選」

中天電視台
06

婦女額頭腫起來卻不痛不癢!朋友提醒才就醫 竟是「額部骨瘤」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