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系統6.6萬人次跨校選課 8月起首推「師培生精緻化」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台大聯盟推動跨校選課已10年,累計超過6.6萬人次。因應國內師培生越來越少,跨校會議達成「師培生精緻化」共識,三校在自我開課量能上採取策略性互助,形成資源與優勢互補合作模式,概念類似「國內師培交換生」,合作範圍涵蓋各科教材教法、教學實習等必修與專業核心課程,並開放師培生跨校選課,從今年8月起正式推動。
台大、台師大、台科大三校組成「台灣大學系統」,推動三校課程資源共享,跨校修課人數更逐年成長。根據台大系統統計,三校跨校選課人數,在104學年僅有2535人次,105學年就來到4929人次,110學年則有7613人次,到113學年則達到8810人次,推動隔年人數就幾乎倍數成長,10年更累計超過6.6萬人次跨校選課。
不過,近年來師培生人數逐年減少,加上台大聯盟三校師培教師陸續退休或人力縮減,部分必修課程因此在開課安排上面臨挑戰,影響學生的修業進度與培育品質,甚至台大部分師培課程因人數太少無法開課。台大聯盟三校在7月初的跨校主管共識會議上,達成「師培生精緻化」共識,透過師培課程策略合作,強化修課彈性與專業性。
台師大師資培育學院院長劉宇挺表示,隨著學生興趣日益多元,近年來師培生人數呈下降趨勢。台師大每屆約有一千多人,台大則約百餘人。面對師培生人數減少及師資人力縮減所帶來的開課挑戰,三校在七月初的跨校教務會議上達成共識,採取策略性互助與資源互補的方式,共同支援課程開設,並透過跨校選課機制,讓師培生在多元的教學環境中學習,進一步提升修課的彈性與專業性。
劉宇挺進一步說明,這次作法像是「師培生精緻化」,讓三校的師培課程老師能更深入參與,在自我開課量能上採取策略性互助,形成資源互補與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並開放師培生跨校選課。合作範圍涵蓋各科教材教法、教學實習等必修與專業核心課程,透過課程共享機制,讓師培生不論所屬校別都能順利完成培育所需學分,並獲得更多元的課程選擇,預計從今年8月起的新學期開始推動。
台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表示,由於科技業高薪,理工科修師培課程的學生越來越少,三校若能開課,讓想修「教材教法與教學實習」課程的師培生都可以修到課,這是好消息,但仍會擔心課程品質,希望各校不要以應付心態開課,確保學生的學習權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