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查!醫曝皮膚癌9現象 小心「指甲冒黑線、粗糙斑塊」
美國皮膚科醫師警告,儘管夏天將結束,但民眾應留意日曬後的皮膚變化,因為皮膚癌是美國最常見的癌症,且過度暴露於紫外線是皮膚癌主要原因,平均每小時至少有兩名美國人死於皮膚癌。醫師建議定期自我檢查,並曝光九種皮膚變化,讓人能及早發現並治療。
仔細檢查皮膚正常狀態 以便發現變化
據《紐約郵報》報導,皮膚科醫師沙阿(Asha Patel Shah)表示,自我檢查是關鍵,建議民眾從建立皮膚基準開始,了解自己皮膚的正常狀態,以便發現任何變化。沙阿醫師強調,皮膚癌可能偽裝成良性病變,因此仔細檢查全身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夏天結束之際,更應留意任何因日曬造成的皮膚變化。
皮膚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基底細胞癌(BCC)、鱗狀細胞癌(SCC)和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最常見,通常表現為小的、珍珠狀或膚色的腫塊,或是紅粉色的鱗狀斑塊。鱗狀細胞癌則源於皮膚上層的鱗狀細胞,看起來像是粗糙的紅色斑塊或堅硬的粉紅色腫塊。黑色素瘤是最危險的一種,可能呈現深色、顏色不均勻的斑點,或是粉紅色、紅色或膚色的腫塊。
謹記「ABCDE」原則 不對稱、不規則、顏色變化等
沙阿醫師提醒,檢查時不要忽略任何部位,包括頭皮、生殖器區域、手掌、手指之間、指甲下方和乳房下方。她建議拍照記錄,以便與醫生分享。此外,謹記「ABCDE」原則:不對稱(Asymmetry)、邊緣不規則(Border irregularity)、顏色變化(Color variation)、直徑大於6毫米(Diameter)和演變(Evolving)。沙阿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如曾患皮膚癌、有家族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應每月進行自我檢查,並至少每年諮詢一次皮膚科醫師。
以下為9種應注意的皮膚變化
無法癒合的增生、傷口或病灶:即使癒合後又再度破裂,或會出血/結痂卻始終無法癒合。
粗糙乾燥的皮膚斑塊:對保濕劑沒有反應,尤其位於臉部、前臂或胸口等經常曝曬的部位。
快速增長的新腫塊或隆起物:可能會感到疼痛或不適。
持續存在的類似疣狀增生:可能伴隨疼痛或不適。
色素病灶:若出現不對稱、邊界不規則或顏色改變的情形。
特殊部位的色素病灶:如手掌或腳底。
指甲板內的黑色條紋:顏色深沉、不均勻或較寬的條紋。
持續搔癢、疼痛、壓痛或出血的皮膚病灶。
廣泛且對治療無反應的皮膚病變:外觀類似濕疹,但可能是與紫外線無關的皮膚癌(罕見)。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