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睡覺摸到肚子膨出一顆 這種瘤全身都可能長 醫教如何分辨好壞
藝人徐乃麟自曝身上有20幾顆脂肪瘤,脂肪瘤很多人都有,全身任何地方都可能長出來,皮膚科醫師黃幼鳴和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日前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他們治療過的脂肪瘤案例,中醫師羅珮琳則分享適合脂肪瘤患者的茶飲。
多數脂肪瘤是良性 少數人會長多顆
黃幼鳴指出,脂肪瘤是良性的脂肪組織增生,外面被纖維組織包覆,大多數是良性,形成的原因和基因、遺傳有關,多數長脂肪瘤的狀況是單顆,有5%的人像徐乃麟一樣屬於多顆型,另外有少數人長脂肪瘤的原因和肥胖、創傷或酗酒等生活習慣有關。
看更多:徐乃麟長20顆脂肪瘤最大6公分 醫揭有這種情況要儘快處理
黃幼鳴還說,長在皮肉的脂肪瘤,可依據生長的深度區分為表淺型和深層型,表淺型通常較小顆,容易被發現;深層型的有些長在肌肉內,因此容易被忽略。
注意觸感、軟硬、生長速度、會不會不舒服
黃幼鳴就遇過一名中年男子,20幾歲時發現背上有長東西,長年不予理會,後來越長越大,大到躺下時壓到不舒服才就醫,大小已經大到有10幾公分、比手掌還大,因為是從肌肉層長出來,需要住院動手術才能切除。
儘管多數脂肪瘤都是良性,仍要注意觀察是否有惡性的可能,黃幼鳴說,最容易的區分方式觸摸起來的感覺,如果軟軟的、有彈性、觸感像皮膚一樣、去推會滑動,就偏向良性;如果摸起來像石頭一樣硬、形狀邊緣清楚,或是與旁邊有沾黏、去推時無法滑動,就要懷疑可能是惡性,應該盡快切除。
有些脂肪瘤雖然是良性,但是如果大小大於5公分,還壓迫到神經,讓人會麻、痛、酸、影響關節活動,或是在短短幾星期、幾個月內快速長大,黃幼鳴也建議應該提高警覺,考慮切除。
長在體內器官 可能出現症狀
除了皮膚之外,柳朋馳說,全身任何器官都可能長脂肪瘤,例如腦、胸腔、後腹腔、咽喉、頭頸部、生殖泌尿系統、腸道等都有可能,如果長在皮下組織或肌肉層,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讓脂肪瘤生長,不一定能被發現;如果長在空間較小的部位,可能出現壓迫性症狀。
例如,脂肪瘤如果長在腦部,壓迫視神經可能出現複視或其他不適症狀、影響腦壓;長3、4公分大的脂肪瘤如果長在腸胃道,可能形成腸阻塞;長在喉嚨可能會造成吞嚥困難、咳血;長在泌尿道可能導致血尿。
看更多:腹脹以為便祕 竟切出2.5公斤脂肪瘤和息肉!醫揭3大警訊
柳朋馳說,他就遇過一名50、60歲前來求診的男子表示,偶爾睡覺時會摸到肚子膨出一塊東西,卻不是天天都摸得到,坐著也摸不到,X光檢查發現腹部隱約有軟組織的陰影,腸子的位置疑似遭物體推擠,最後用電腦段掃描確認長了1顆4公分大的脂肪瘤,還造成腸阻塞,最後動手術切除,所幸是良性的。
中醫認為長脂肪瘤是「痰過多」
中醫師羅珮琳說,就中醫觀點來看,脂肪瘤屬於廣義的「痰」,可以用化痰藥調理體質。羅珮琳推薦有脂肪瘤的人適合喝「化痰袪瘀茶」,可以改善容易長出脂肪瘤的狀況。
化痰袪瘀茶
材料:山楂3錢、甘草2錢、生薑2錢、茯苓3錢、陳皮2錢、水500c.c.。
作法:
- 用500c.c.水將所有材料煮20分鐘。
- 放至溫熱即可飲用。
羅珮琳表示,化痰袪瘀茶配方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環,其中的山楂可以消脂,其餘藥材都有袪濕、化痰的功效。
看更多:脂肪瘤復發注意3警訊!他切除10多顆又到處長「擔心是癌症」 醫師這樣說
◎ 諮詢專家/黃幼鳴醫師.柳朋馳醫師.羅珮琳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