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多少才能勇敢進場?小車:3種資金向下加碼,穩穩賺更長久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台股自4月7日無差別跌停開始,至今大約過了1個月時間,大盤從下跌前的2萬1,298點,崩至最低至1萬7,392,再漲回今日(編按:5月15日)收盤的2萬1,730點。
雖僅經歷了短短1個月,但這段期間的起伏震盪可謂是前所未有,每天都在開創歷史。
大盤指數只花了3個交易日便從2萬1,298點跌至1萬7,392點,即便是2020年美股熔斷也不曾見過如此激烈的跌幅。
老實說4月9日跌至1萬7,392點那天心裡有些吃驚,等於大盤幾乎已經退回2022年的高點。想到大盤從2022年初的1萬8,000點一路震盪,共花了快2年半,到2024年5月才爬到2萬1,000點,如今跌回去竟只花了3天,不免令人懷疑過去這段時間的堅持到底算什麼?
所幸這波下跌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今已漲回2萬1,000點,並朝2萬2,000點邁進。針對這次股災,今日寫下我這段期間的做法以及反思檢討。
小車之前曾提過自己向下加碼規畫了3種資金:「每月固定投入的資金」、「加碼金」以及「美債」,以下分享一下目前使用的狀況。
1.每月固定投入的資金持續買進
每月固定投入薪水閒錢3萬元,將其分為10分,則一次買約3,000元的零股。如今即使大盤已漲回2萬1,000點,我每月還是持續用這筆錢買進。
2.解定存加碼金加入
之前高點賣股調節所存的加碼金,平時將其分為幾筆10萬的定存。
3月股市下修已陸續解了2筆加碼金,4月7日跌停、解了第3筆,後來國安基金於4月8日宣布進場,代表不用再保留一筆加碼金等國安基金,於是我在4月9日解了最後一筆加碼金。
不過解了加碼金並非直接All in,而是轉進證券戶,和平日投入的錢一起分批買零股。當然4月7日~4月9日跌幅明顯,買進的金額也多一些,但考量到2022年將近10個月的緩跌,也不敢一次買完加碼金。
後來4月10日股市開始反轉,之後雖偶有震盪,基本上仍是一路向北,我繼續以零股加碼,直到破2萬點便停止使用加碼金,回復以往用平日投入的錢買股。
沒有買完的加碼金就先放著,待股市大幅修正時再投入,若一直沒機會買進,等國安基金宣布退場時再存回定存。
這次暴跌股市反彈得太快,也會惋惜4月9日沒有買更多一點,不過放手一搏的結果太過極端,不是順利抄底就是後面沒錢加碼,還是謹慎一些,賺得少、但穩穩賺,在市場上待得比較長久。
3.美債
自2024年8月開始,小車開始陸續買進美債來作為資產配置,原本預期股市崩盤,債理應上漲,屆時慢慢賣出,買進跌到骨折的市值型標的。
結果美債只有4月7日股市跌停那天大漲,我順利賣了一張美債來換復華S&P500成長(00924),之後美債就一路向下修正,再也沒有給我換股的機會了。
如今股市漲回2萬1,000點,美債依舊在低谷盤桓,說不沮喪是騙人的,同樣是領息標的,金融股與高股息ETF已開始回漲,而美債卻仍不見反彈跡象。只能說過去歸納的常態,並不代表未來一定會照著歷史劇本走。任何資產配置都存在風險,我們要存著敬畏之心看待風險,世上沒有絕對之事。
所幸我美債投入的部位不多,僅占資產的十分之一,現在做法是不買也不賣,放著領息,日後再隨機應變。
以上是小車這段日子的操作與檢討,如今的我,走過2022年的無盡緩跌,體會過無錢加碼的痛苦,也褪去了2020年股災初生之犢的衝動買進。
不強求投報的極大值,只求賺自己力所能及的錢。不急不躁,不恐慌也不FOMO,按照紀律持續買進,分享給大家。
本文獲「小車X存股實驗」授權轉載,原文:我的存股故事 67:川普之亂的反省與檢討
延伸閱讀
▶月配息ETF連發,靠0056、00878、00713月月配更好嗎?存股達人一買法讓股息分量、頻率更「有感」
▶明知長期買賺更多,為什麼不All in存0050就好?存股達人小車直指2大投資盲點
小檔案ˍ小車 x 存股實驗
平凡上班族,存股經驗9年,分享我的存股心得與成長。運用閒錢及股利持續投入,打造足以支付房貸的股利現金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