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友善資材昂貴,國家補助看得到領不到?農會籲:增加預算鼓勵友善耕作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6月16日12:11 • 發布於 06月15日03:31 • 上下游新聞

有機、友善耕作可保障環境與大眾健康,但友善防治資材比一般農藥價格高出數倍,農業部編列預算補助友善資材。近年友善栽培者變多,整體預算卻未增加,讓農民搶破頭。農會呼籲增加預算,或制訂細緻分配辦法,將有限預算用在最需要的項目上。

防檢署表示,除滾動檢討預算,也將鼓勵「友善防治資材開發」補助計畫,期待降低既有產品成本,減少農民採購成本,亦有機會減少依賴補助。

友善資材補助預算不足,一開放就秒殺

大城鄉農會推廣部指導員張志偉說明,依據防檢署公告《友善保護資材補助》,農民在指定販售場所採購生物農藥或免登記防治資材,將購買證明向委辦單位申請,至高可補貼 50% 採購成本,每公頃補助上限分別為 1 萬元跟 5000 元。

近年《友善保護資材補助》補助總額約 6000 萬元,並依各縣市申請概況分配,地方政府又再劃分給各鄉鎮公所、農會等委辦單位,每個委辦單位年初大概會得知「核銷天花板」,以大城鄉農會為例,今年可給予農民生物農藥、免登記防治資材補助額,分別約 23.5 萬元跟 22 萬元。

各單位分配到的補助預算是以年度為單位,補助期限是該年 11 月底或「經費用罄」時。張志偉表示,近年農民轉型有機、友善農法人數變多,補助款不敷使用,他舉例,大城鄉農會今年 2 月底,光是免登記防治資材的申請金額「就破百萬元」,生物農藥也隨之達到補助上限,他只好在 3 月中旬就拒收申請。

非農藥友善資材保護食安生態,但是價格比化學農藥高許多。(上下游資料照)

補貼缺口大,農會作業為難

申請踴躍的背後,張志偉高興不起來,因為在補貼有限下,越來愈多農民領不到補助而責問他,讓他有苦難言。另外他察覺,有些農民透過跟農藥行賒帳來延後開立購買證明,等到明年度補助公告後再補申請,他無從核實,只能照開立時間承辦,擔憂這樣會讓更多農民「偷跑」以獲得補助,補貼缺口愈來愈大。

雖然農業部給予農民友善資材補貼像額外獎勵,不過張志偉表示,大城鄉不少農民是受他引薦與提及補助優惠,才嘗試友善環境資材,現在耕作成本增加,卻無法拿到補貼,讓他感覺積極推廣是自討苦吃,不再提倡又背離化學農藥減量、安全產銷農產初衷,「我以後到底要不要推?」

友善資材補助僧多粥少。(圖片提供/斗南鎮農會)

預算僵化不增加,恐讓農民走回頭路

張志偉並提及,病蟲害防治成本通常佔農民不小支出比例,像葉菜類可能多達 40%,根莖雜糧作物亦約 20%,當農民改用友善防治資材,成本更是三級跳。

例如去年台灣遭遇連續颱風摧殘,很多農民收入赤字,微小補貼都是繼續有機、友善耕作動力。但現在補助看得見、領不到,降低他們用友善防治資材意願,可能讓政策走回頭路。

張志偉連續 3 年向彰化縣政府、防檢署提及補助不足的窘境,無奈前者表示補助總額「由防檢署決定」,後者則回應「預算不夠、無法處理」,令他難以接受。他認為,農業精準用藥是長期政策,防檢署不願面對補助供需困境,積極研擬解套辦法,「真的很矛盾。」

張志偉認為,防檢署有心想落實《友善保護資材補助》,應設法盤點全台友善防治資材需求,替農民爭取更多預算。倘若補助總額難以增加,則應制定更細緻的申請時限、金額上限、審核方式等,協助第一線承辦人員有更多準則審查申請案,把補貼給予最需要的農民,以免只讓申請「先搶先贏」,受理時充滿質問跟壓力。

農民:蔬菜利潤低,友善資材價格高,希望政府支持

補助不得請領的困擾,農民感受最深。大城菜農許智堯種植花椰菜、青蔥等葉菜,因友善資材單價高,他去年嘗試申請補助,豈料已停止受理,他今年只好早早買下大量蘇力菌病提出申請,才獲得補貼。

不過許智堯指出,友善防治資材多比化學農藥不耐儲放,擔心蘇力菌到下半年效力降低,他也放棄採買枯草桿菌等單價高、不宜久放的資材,維持使用化學農藥。他坦言,菜農對防治資材需求高、末端銷售利潤低,沒有補助很難有誘因採購友善防治資材。

大城農民康銘博主要栽培花椰菜跟地瓜,他坦言,當農民無法自行負擔友善防治資材費用,就會回頭只用化學農藥耕作,希望防檢署提高補助預算,盡量讓每位農民都受惠,才利於台灣繼續發展有機、友善耕作。

各地皆遇補助困境,呼籲擴大預算與細訂執行辦法

雲林斗南鎮農會近年積極輔導有機耕作,秘書張耀裕提及,歷年友善防治資材補助總是僧多粥少,「有時公告兩個月,申請就滿了」。他並透露,斗南鎮有機、友善農民比例較高,被分配的補助額是雲林各鄉鎮中前幾名,仍有金額不足的困擾,其它鄉鎮更苦於沒有補助款鼓勵農民轉型。

張耀裕認為,防檢署若想落實農藥減量政策,應設法提升補助總額,也研究每種作物使用友善防治資材平均成本,給予不同補助額度,也能修正目前齊頭式的補助辦法,讓補貼更有效應用。

花蓮吉安鄉農會推廣部主任吳明琦表示,防檢署公告《友善保護資材補助》後,願意轉型的農民愈來愈多,但逐漸出現補助不夠的困擾。他舉例,花蓮縣獲得的補助款總共不到 100 萬元,分攤到 10 家農會與合作社等單位,難有充足補貼額度給農民,但他向縣政府防疫所反應,依舊是「分配經費無法增加」。

仁愛鄉農會推廣部專員林正直則說明,補助規範沒有細訂篩選受理方式與優先順序,主要仍是承辦單位自行決定,難免受到農民質疑,防檢署可配合資材成本上揚幅度,調增補助總額,也可考慮提供詳盡的受理準則,較能消弭農民沒獲得補助時的反彈聲浪。

防檢署:滾動檢討補助,鼓勵友善資材開發降低成本

針對《友善保護資材補助》補助供不應求的困境,防檢署植物防疫組組長劉天成表示,補助總金額會因每年度預算變動,今年度預算實為約 9400 萬元,但部分金額被凍結,目前釋出金額才會跟去年額度相同。

劉天成坦言,補助難以無限提供,除了爭取增加預算,防檢署也持續蒐集各地區補助申請實況,並滾動檢討執行細則。例如今年規定,只承認電子發票等電子購買紀錄,減少農民以手寫收據等方式競爭下一季的補助款;另外也統計各地補助執行率以及作物種類,以調查哪些地區與作物較需要補助款,每年調整分配方式。

他補充,防檢署也有友善防治資材開發的補助計畫,鼓勵國內推出更多友善防治資材,或降低既有產品的成本,期望降低農民採購花費,亦有機會減少依賴補助。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