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小宅熱!建商推低總價搶市 成年輕族群買房首選
雙北小宅市場蓬勃發展,九坪房屋總價低於千萬元,成為年輕族群與北漂族的購屋選擇。由於雙北房價高漲,許多人只能選擇購買小坪數住宅以降低總價負擔。根據統計,2023年平均每戶居住面積減少5坪,僅剩40.1坪,創20年新低;2025年第一季,15坪以下住宅交易占比,新北市達17.28%,台北市更高達24.4%,皆高於全國平均的15.74%。專家指出,北漂人口增加與高房價導致小宅需求增長,但與香港「劏房」現象仍有差距。
在三重一處靠近菜寮捷運站的小宅,總坪數九坪,每坪單價87萬元,雖然空間不大,但家具與機能齊全,隔出客廳與兩間臥房。房仲業者王柔驊表示,在三重地區的舊公寓中,這類小坪數產品約占十分之一,由於新成屋兩房加車位價格已達2000萬元左右,這種低總價產品相當受歡迎。
雖然雙北房價普遍上千萬元,這種不到千萬元的案件詢問度非常高,但小宅貸款相對困難,對年輕族群構成挑戰。王柔驊指出,九坪小宅的貸款成數約五成左右,但目前購買小宅的多是長輩全款買給子女,而三重地區新房價格已有破百萬元每坪的案例,使小宅在特定族群中更受青睞。
不動產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認為,雙北工作機會多且商業化程度高,吸引許多北漂族,促進小宅市場發展。台北市許多「鳥籠建案」因基地面積小,規劃出的住宅坪數也較小,顯示小宅需求與供應量都有增加趨勢。張旭嵐進一步說明,北漂族多考慮離台北市較近的地區,如三重或汐止,這些區域小宅發展較快。在雙北立足的選擇通常是「買小」或「買老」,因為新建案價格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台北市中山區和萬華區小宅最為密集,這種趨勢正向大台北外擴散。加上晚婚少子化影響,大坪數市場受到擠壓,小宅逐漸成為房市熱點。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為了負擔總價,民眾必須壓縮室內坪數,許多小宅產品單價雖高,但因坪數小而有效降低總價,使台北市仍有1000多萬元的產品可供選擇。
觀察亞洲房市,小宅趨勢普遍提升,如香港出現「劏房」現象。張旭嵐分析,台灣小宅與香港不同,15坪以下產品在台北較不受歡迎,大多以16坪以上為主流,台灣發展成香港式「蝸居」的可能性不高。專家呼籲,除了以小宅降低總價外,仍需有效的房市政策,落實居住正義。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