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板無法掩埋、燃燒? 查核中心:9成材料可拆解回收
近日網路流傳一張空地堆滿太陽能光電板、塑膠浮台的照片,並搭配文字指稱「光電板無法掩埋、無法燃燒,更無法拆解,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核廢料」。對此,TFC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太陽能光電板確實不宜掩埋或燃燒,但並非無法拆解,且有9成以上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
「丹娜斯」颱風7月間重創中南部,造成部分太陽能光電板案場損壞;另外,8月23日即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引起綠能及核能議題熱度上升。
而近日社群平台瘋傳一張照片,內容是空地上堆放大量太陽能光電板及塑膠浮台,並搭配傳言指稱「光電板無法掩埋無法燃燒更無法拆解,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核廢料」等。
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經查證發聲明表示,「太陽能光電板可以拆解,有9成以上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例如玻璃、鋁框、金屬、塑膠等材料都能回收,玻璃粉碎後可加工製成低強度水泥、外牆磁磚等。
但也坦言,光電板主要材料為強化玻璃,目前其回收價值尚低於處理成本,因此回收效益仍待提升。
事實查核中心提到,有專家表示,網傳照片可看到已拆解的塑膠浮台和尚待分類整理的水面型光電板,應該是正在整理還可以使用的太陽能光電板,並將光電板與塑膠浮台拆解分類。「業者說,台灣使用的幾乎都是矽晶太陽能板,最主要的成分為玻璃,經妥善回收處理後,也不會有污染環境之虞。」
另外,針對太陽能板廢料的處置,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建置廢棄太陽能板回收機制,回收所需的費用由經濟部能源署分10年向業者徵收,且每片光電板都有登記模組序號。
事實查核中心表示,為玻璃材料找到出路,是世界各國都正在面臨的挑戰,現階段台灣必須找到將玻璃加工做成低強度水泥或磁磚以外的其他管道,未來才有辦法處理大量的廢棄光電板。
網路上宣稱光電板無法拆解,事實查核中心強調,實際上矽晶太陽能板可拆解,且只要確實回收,並不致污染環境。「傳言說法易使人誤解光電板無法回收處理,因此,為易生誤解訊息。」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顯示全部
留言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