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金融業獲利急跌 保險業腰斬拖累全體
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導致金融三業獲利顯著下滑。根據金管會統計,今(2025)年前7月,包含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在內的金融三業,合計稅前盈餘4,866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的7,694億元暴跌2,828億元,年減幅達36.7%,為近5年同期最差紀錄。其中,保險業獲利急縮,成為整體業績衰退的關鍵。
金融三業中,銀行業表現相對穩健,前7月稅前盈餘為達3,699億元,年彈3.5%,寫歷年同期新高。本國銀行獲利3,532億元,占比超過9成5,相較去年同期飆升近247億元;外商銀行稅前盈餘148億元,票券金融公司60億元,信合社則在小幅波動中維持穩定。金管會指出,銀行業利息與手續費收入增高、呆帳提存減輕,是獲利提升的主因,不過郵儲部門因匯率波動出現虧損,與去年同期獲利形成落差。
保險業則陷入困境,前7月僅繳出424億元盈餘,較去年同期萎縮86.7%。壽險業稅前盈餘232億元,較去年同期3,005億元急墜逾9成,主要因投資收益大減5,917億元,即使承保利益提高3,212億元,仍不足以抵銷;產險業則繳出192億元成績,較去年同期成長6.1%,主要受惠於業務承保利益增加。
觀察月度表現,6月壽險業在政策紅利挹注下大賺652億元,推升金融三業單月總獲利達1,453億元,登上歷年同期最高;然而盛況僅維持1個月,7月政策紅利退場後,壽險業投資收益驟降,單月獲利僅剩6月的3成,使金融三業單月稅前盈餘回落至1,085億元,月減25%。儘管仍是今年次高,但明顯低於前(6)月。
證券、期貨及投信業前7月合計稅前盈餘7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34億元衰退20.4%。其中,證券業受台股量能走弱影響,自營收入下跌,前7月獲利驟減近3成;期貨業稅前盈餘小幅上揚5.5%,投信業則年升9.2%,對整體形成一定支撐。
金管會進一步分析,銀行業在利息與手續費雙升下續創新高,顯示基本面仍具支撐;保險業受匯率與投資市場波動衝擊,短期內仍須觀察;證券及投信期貨業則受市場量能影響,表現不若去年熱絡。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