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獨家專訪】Pre-B輪2億元資金到位後,WeMo「不只共享」的成長三部曲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4年10月15日04:04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1日07:00 • 曾令懷

今年8月,WeMo Scooter(以下簡稱WeMo)宣布完成Pre-B輪募資,在公開的新聞稿中僅揭露由台灣大哥大領投。WeMo創辦人吳昕霈、執行長劉于遜在接受《創業小聚》專訪時透露,Pre-B輪的投資者還包含國泰創投、Alife以及知名的家族辦公室。

「這一輪接近(新台幣)2億元,接下來還有策略性投資人會進來,我們要布局海外市場了。」劉于遜說。

正式成立於2016年的WeMo,也逐漸走向10年大關。「共享機車」也從新奇的事物逐漸成為民眾的生活日常。旗下機車數突破7,000台,服務涵蓋雙北、高雄市區、台中和台南等城市,WeMo在投資人的支持下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除了邁向東南亞之外,他們要怎麼持續保持成長?

WeMo執行長劉于遜表示,這一次的策略募資對WeMo來說至關重要。

WeMo持續成長的3部曲

WeMo在台灣開創了共享機車的概念,隨後面臨了GoShare、iRent,甚至是電動Ubike的激烈競爭。不過,從WeMo在站穩腳步後的種種動向來看,WeMo早已不只是共享機車這麼簡單。

首先,是突破二輪電動車的框架想像,WeMo把「共享」的概念延伸到更多交通工具。2022年,WeMo陸續推出訂閱制方案WeMo PASS和共享運具服務平台WeMo Car(原名WeMo Rentour),今年則推出了串接全台17個台鐵、高鐵站站點租還的「環島縱貫線」計畫,從機車跨足汽車與鐵路。

儘管WeMo仍是民眾對於共享機車的代稱之一,但更像是最後一哩路的提供者。

第二步,是繼續擴大使用者基數。WeMo積極地切入使用者的生活中,像是WeMo PASS與吉豚屋KATSUYA、乾杯集團有合作優惠,「新一輪加入的投資人Alife是生活與居住的服務、領投的台灣大哥大背後有電商服務,可以期待我們從不同的領域增加跟使用者的黏著度。」WeMo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說。

近期WeMo則是宣布與TPASS整合推出「TPASS加價購方案」,只要使用者購買過「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基北北桃都會通」,在WeMo APP輸入TPASS悠遊卡號就能兌換WeMo PASS首月加購優惠。

劉于遜表示,政府非常希望大眾運輸的訂閱票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而2年前就推出訂閱制的WeMo已經累積了數以萬計的訂閱用戶,與TPASS的串接不僅能回饋消費者,更是從新管道接觸更多潛在消費者的策略,「就算是雙北,我們認為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能只有30%有機車駕照的消費者有使用WeMo。」

WeMo創辦人吳昕霈說,WeMo的目標是從交通跨入消費者各個生活層面,讓大家一起加入淨零生態圈。

最後一步,是協助更多企業加入減碳的行列。

本輪領投的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表示,台灣的汽機車在陸上運輸排放中的占比相當高,這代表「交通運具電動化」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且台灣大哥大在今年5月加入EV100(Electric Vehicle 100%),擬計畫推出員工私人用車換購電動汽機車的補貼專案,參與WeMo的投資對於台灣大哥大承諾減碳,以及WeMo的企業收入來說,堪稱雙贏。

在未來綠色浪潮持續推進的狀況下,WeMo也有機會收服更多的企業用戶。

調整好體質才能出海,二代車WeMo Fly省下數百萬成本

更多的使用者、企業用戶加入,意味著更多的使用量,車體的狀況、舒適度、耐用度就是接下來的一大考驗。劉于遜直言,今年Q2推出的WeMo Fly是WeMo營運的關鍵轉折點。

吳昕霈笑稱,剛創業時資源有限、電動機車選擇也有限,現在來看第一代機車的技術是15年前的發展基礎,當時也沒料想到會需要頻繁更換電池,因此車輛設計上不夠符合使用需求,在大量依靠人工換車、維修的狀況下,WeMo每年會花費的車輛維護成本一直是難以降低的成本。

第二代電動機車WeMo Fly與光陽旗下ionex合作打造,不僅續航力大幅提高到180公里,速度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電池,不再受到續航力所困擾。

第二代機車WeMo Fly在各方面都大幅度提升。

不過劉于遜特別指出,「降低成本」只是二代車的表面價值,這次換車真正的重點在於調整WeMo的營運體質,以加快拓展東南亞市場的速度,「我們自己是不製造車的,真正的價值是讓任何廠牌的任何車輛運具,都可以在WeMo的軟硬體整合後,讓車輛被管理、運具被用戶租借、被營收數據化服務的能力。」WeMo已經累積的8年的共享運具經驗,也推出了WeMo Car這樣的平台服務,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共享電動運具的好用之處。

「所以我們出海不一定要自己投車做共享。」吳昕霈把話題拉到WeMo重要的未來方向,他從市場文化面補充,各國文化、收入水準跟基礎建設都有差異,像是泰國曼谷、印尼亞加達沒有設立路邊停車位,而且很容易塞車,WeMo不可能為了運送車輛而跟著塞在路上,因此在海外主打共享品牌可能不會是WeMo出海的路線,反而是跟當地業者直接合作,除了管理系統外,異業合作、面對使用者的溝通與服務經驗,將是WeMo出海時最重要的「輕」資產。

劉于遜表示,隨著二代車WeMo Fly的推出,再加上各個異業合作以及不同領域投資人加入,也預期增加更多企業採購、廣告等等的企業收入佔比,WeMo期待2025年可以實現獲利。

2022年加入WeMo的劉于遜已是公司要角,讓稍稍退居幕後的吳昕霈笑著說:「我現在就是在管財務跟策略運營,好好地把錢『掐緊』,讓WeMo邁入更好的營運狀態跟體質,才能更進一步實現永續成長的企業。」

延伸閱讀

台灣大哥大宣布投資WeMo,數百萬美元資金要用在哪?
是交通服務卻又不只如此,WeMo、一卡通如何搶攻場景商機?
WeMo換LOGO、推訂閱制!瞄準共享運具霸主,執行長劉于遜射出哪3支箭?
不只共享機車!WeMo聯手傳統租車業,一個APP包辦二輪到四輪租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