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大罷免大失敗的助燃劑─濫權羈押‧司法崩壞
七二六大罷免以全敗收場,綠營各路天才分析競相出爐,從「普發現金一萬元買斷台灣」、「仰攻藍區打不過基本盤」、「中間選民沒出來」、「抗中保台效益遞減」…不一而足,有搞笑的,有直接進入盲區的,有一點民進黨刻意忽視的事實:「討厭民進黨」從二0一八年迄今,未曾稍淡,甚至在過去一年,從「討厭」到「厭懼」,民進黨執政「邁向獨裁」的可能性,在民眾心中從懷疑到肯定,司法崩壞─濫權羈押是關鍵。
憲法法庭不符民意的「裁判」裁掉了大法官的威望
司法崩壞絕非一夕而成,諷刺的是,早在九年前總統蔡英文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就已埋下伏筆,然而,當時舉國聞「改革」而興奮,渾然不覺大難將至,蔡英文上任第一件事廢除特偵組,「偵查回歸檢方」是當時的說法,事實證明,除了第一任的總統專機私菸案和SOGO關說立委案之外,基本沒辦出什麼所以然來。
司法是否為政治服務,雖見仁見智,却仍有公評的空間,蔡政府時代,收繳國民黨產、附隨組織資產、農田水利會資產收歸國有…,都屬重大爭議事件,除少數在北高行偶有勝訴外,打到憲法法庭,無一「勝訴」(不違憲),甚至有直接不受理就駁回的案例,大法官服務「政治現實」的趨勢顯而易見,但當時至少還有「不同意見書」;至蔡英文第二任以「全綠名單」補提名換屆的大法官,憲法法庭「雜音」消失,以至於在前院長許宗力卸任前做出實質廢死的解釋引爆社會之怒;更可議的是,憲法法庭竟配合賴政府「覆議─釋憲─大罷免」,對國會改革法案竟採取全面限縮國會職權的判決,而大法官們鄙夷立法院的嘴臉在直播中一覽無遺,大法官們亦無知無覺,司法院、憲法法庭崇高的威信就此剝落。
立法院修正憲訴法,提高違憲判決門檻(比現行多一席),被民進黨用以批判藍白「違憲亂政」的依據之一,殊不知這一席之差正是民心向背之所在。嚴重的還不是藍白修法而賴政府不肯認帳,而是賴清德兩度提名大法官都被立法院否決,兩次都有民進黨自己倒戈封殺或反對的人選,這意味賴總統對大法官人選漫不經心,亦不曾考慮多方徵詢(包括在野政黨),第一次提名被否決時,民間司改會呼籲總統儘速提名重視司法改革的「院長」,並譴責藍白綁架同意權,看到第二次提名的院長人選在立法院審查備詢時一問三不知,大概也很難支持。
「黨檢媒」追殺高虹安,即使停職都要加上罷免這一刀
憲法法庭「卡住」半年,除了民間司改會循例聲明一番,基本沒有任何廻聲,總統兩度提名皆全軍覆沒,第三度提名若還是關在小樓(總統府)做決策,實在很難想像總統還能找到什麼像樣的人選?或者沒有在野支持的前提下,有哪路像樣的人選會接受提名,受國會的「煎熬」;重要的是,法界之外,沒人認為憲法法庭「半停頓」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大法官,用不符民意的憲法裁判,裁掉了自己的威信,讓大法官成了與監委一般可有可無的存在,這對國家正常運作絕非好事。
憲法法庭高高在上,與一般人相對疏離,對庶民而言,對司法惡感急遽強化,和檢察官濫權,法官畏勢脫不了干係。這次大罷免唯一一席市長是高虹安,高虹安自競選新竹市長以來,就遭到舖天蓋地的「黨檢媒」狙擊,她「詐領助理費的「犯罪所得十一萬」,這錢還不是進她私人口袋,而是立委辦公室共用,一審被重判七年,褫奪公權四年─其意甚明,不讓她有競選連任的機會,目前停職中全力打官司,民進黨却連「停職市長」也不放過,非要一起罷免,目標無非是立刻可以中央派代市長─拿回新竹市,民進黨沒算到的是,高虹安「貪汙成罪」一不符比例原則,二不符立委辦公室運作常態,比方為了用公務車載狗去美容而去職的監察院副秘書長李俊俋立委任內,也是這麼操作「公積金」,高虹安的立委助理之一就來自李的辦公室,而檢方查都不查,問也不問,政治斧鑿如此深刻,民眾用不同意罷免為高虹安洗冤,早可預期。
高虹安唯一可慶幸的是她沒被羈押,「十一萬」哪能押人?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被羈押的「犯罪所得」至少有一千五百萬,遺憾的是,檢方迄未查到金流和路徑;但是「黨檢媒」三合一「偵查全公開」這招在高虹安身上早就發生,甚至配合選舉還特別增加發行「抽印本」,在新竹市當競選宣傳品散發到家戶;檢察官起訴柯文哲不論是為政治獻金或京華城案,只要有憑有據,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就在查無金流還能一押再押,這已經不符《刑訴法》的基本原則,起訴後非有特別重大再犯之虞或重刑犯,沒有再押的道理,柯文哲即將押滿十一個月前,法院又裁定再押兩個月,硬是要押過大罷免,結果就是「這一票幫阿北投」,讓八個選區的被罷免人不同意票甚至高過他們的立委當選票數。
罷免投票結束,他們還在押─政權之惡的證據
除了長期羈押無金流證據的柯文哲,檢方配合民進黨罷藍,阻擋在野黨罷綠,以偽造文書罪全台大搜索,從南到北約談二百多人,起訴上百人,羈押亦達二十多人,全部是罷綠的國民黨工志工,至於檢舉罷藍案則一動不動;重點是,政治連署的「偽造文書」一未造成公益損害(都被剔除並未成為有效連署書,且罷免案均未成案),二屬微罪,即使移送偵辦,亦從未有羈押前例,檢察官聲押已是「奉旨押人」,法院竟全部照准,連「旨」都不必就「仰體上意」,這樣的司法還有何公信力可言?
司法崩壞,不再能制衡行政權,就是邁向獨裁的前兆,但所謂「獨裁」畢竟空泛,偏偏檢審大張旗鼓地為罷免連署押人,這就是極為具體且貼近的「危害人權」,罷免投票前製作偵辦柯案「惡檢圖」的工程師被羈押,散播哽圖的被羈押,蔡英文時代以社會秩序維護法「嚇人」的案例不少,到警局做筆錄、到檢察官偵查庭申辯,就是沒有直接押人的例子,賴清德是創例了。
賴清德或許委屈,檢察官押人又不是他下令,那他得問問,若非哪位「高層」授意,檢察官哪來的熊膽濫權到小案都能押人?偏偏大罷免之後公布的檢察官升官圖,柯案檢察官赫然在目─沒查到金流起訴人,不正詢問爭議頻出者都能升官;大罷免投票前還有民進黨高層關說檢調人事的社群截圖流出,當檢警調審全面綠化或屈從權力者,「獨裁」不就愈發具象了嗎?這個時候,在野多數的國會,成為唯一能「牽制」(制衡都談不上)的力量,豈能輕易讓心術不正的大罷免扳倒立法院。(推薦閱讀)風評:這不是專屬柯文哲的「黑色幽默」
大罷免結束,被羈押的人還在押,賴清德不知是基於權力的饑渴還是對權力的強烈不安全感,放任檢審違背無罪推定與羈押的比例原則,這些造業結仇的怨恨,就是賴政權頭上揮之不去的陰霾;想想為京華城案喪妻的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的庭外哀嚎,「我為什麼生在這樣的國家!」賴清德、民進黨豈能無愧!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