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中共及其代理人操弄輿論 賴清德「團結十講」負面聲量破8成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6月22日啟動以來,前4講聚焦「國家」、「團結」、「憲政體制」、「國防」等主題。我官方掌握,中共與其代理人對此系列演講,有計畫地進行輿論操弄與心理戰滲透。
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團結十講」已引發中共進行高度組織化的認知戰操作,截至7月2日統計,整體聲量達58萬餘則,惟負面聲量高達8成以上,尤以第三場「憲政體制」演說爭議聲量最高,達87.5%。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與其代理人對此系列演講,有計畫地進行輿論操弄與心理戰滲透。據資料觀察,中共系統性運用「邪說」、「新兩國論」、「綠色專權」、「假團結真台獨」等高度情緒性詞彙,透過官媒與異常帳號批量散播,意圖將賴總統個人言論妖魔化、標籤化,造成其立場在國內輿論場中被邊緣化。
報告指出,此種操作在「國家」與「團结」主題演說後特別明顯,社群中對「忽視歷史脈絡」「打掉雜質」等詞句進行二次放大與加工,造成大量誤解與偏見擴散。
根據分析,中共與其輿論系統有意將原本針對外部壓力的正當論述,扭轉為賴總統「刻意升高對抗」、「挑釁北京」的主觀操作。例如在「國防」主題後,社群中出現大量「總統帶頭造謠」、「雙標對待軍人」等爭議訊息,忽略中共自身的軍事威脅與對台打壓行動,試圖重構台灣為挑釁者、北京為被迫反應者的錯置敘事。
「中共借力打力放大內部分岐!」報告剖析操作手法,在「憲政體制」與「團結」兩場演講後,爭訊內容顯示中共特別利用台灣內部政論節目、政治評論者的批評語句,透過剪輯與錯位方式加以重製與擴散。
舉例而言,中共有系統地引用台灣內部對「民主不是多數決」的批評,或對總統失言進行放大處理,塑造政府與民意之間的斷裂假象,進一步削弱社會對憲政體制的信任與穩定。中共更結合異常帳號與影響力代理人,在TikTok、臉書等平台大量推送斷章取義內容,企圖放大社會內部歧見、削弱政府正當性。
報告建議,當北京政權持續以軍事威脅、外交孤立與經濟打壓方式干預台灣內政,任何針對台灣內部團结的努力,都值得社會理性看待,而非隨之起舞落入認知作戰的陷阱。
顯示全部
留言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