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結合3D列印與導航技術,讓口腔癌患者重拾笑容與咀嚼功能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09日03:29 • 發布於 10月10日01:27

58歲湯先生長年嚼食檳榔,日前因牙齦疼痛與口腔潰瘍就醫,經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癌細胞已侵蝕至下顎骨。起初他接受動脈化療控制病情,但療效不佳,最終輾轉至台北慈濟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尋求治療;經醫師評估後,判定腫瘤已嚴重侵犯骨頭,必須摘除右側下顎骨及下排牙齒,並以小腿腓骨進行下顎骨重建與植牙。

3D列印導板升級即時導航

過去的下顎骨重建手術高度依賴醫師經驗與術中判斷,雖能藉由影像輔助規劃,但實際操作仍存在誤差,可能導致切除範圍不準、咬合角度不佳,甚至影響外觀。後來引進的3D列印導板雖提升精準度,但屬「靜態設計」,無法因應術中變化即時微調。

一日顎骨重建手術則突破過去限制,結合動態導航技術,能即時顯示鑽孔角度、深度與位置,協助醫師準確完成重建與植牙,減少誤差範圍,同時縮短手術時間並提升安全性。

台北慈濟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許博智指出,在這次手術中,同步進行下顎骨切除與腓骨截取,並在小腿血管尚未分離時即完成植牙,確保骨塊血流穩定。再配合動態導航隨時校正方向與深度,使整個過程更快也更精準。

小腿骨移植不影響行走 病患恢復快又自然

許博智進一步說明,許多人擔心取下小腿骨會影響行走能力,其實小腿有脛骨與腓骨兩塊骨頭,主要支撐力量來自脛骨,移除部分腓骨幾乎不影響支撐與走路功能。因此,湯先生術後僅需短期復健,便能恢復正常活動。

這種「一次到位」的重建方式,讓患者不必再歷經多次手術,術後外觀幾乎與原來相同,能正常咀嚼與說話,對身心恢復都有極大幫助。

口腔癌居男癌第4位 早期篩檢是關鍵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位居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第4位,發生率約為女性的10.4倍。許博智提醒,檳榔、菸、酒是造成口腔癌的三大危險因子,長期刺激會導致口腔黏膜慢性發炎與細胞病變。常見症狀包括口腔潰瘍久不癒合、牙齦或舌頭疼痛、口腔出血、張口困難等。

許博智呼籲,民眾應善用衛福部推動的「兩年一次免費口腔黏膜篩檢」,若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有機會保留外觀與功能,並降低手術風險與復發率。」

透過即時動態導航技術,醫療團隊讓顎骨重建更精準、更安全,也為台灣的口腔癌治療樹立新里程碑。未來,這項技術可望成為頭頸部腫瘤重建與顱顏手術的重要應用方向,幫助更多患者重拾笑容與自信。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味覺改變、嘴張不大當心癌前兆! 牙醫公布口腔癌10大變化
老是嘴破,小心是免疫力出問題! 避免口腔潰瘍變成癌,2週內未見好轉快就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