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日本餐飲缺工又漲價 冷凍食品龍頭TableMark推石窯麵包、厚大阪燒應戰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09月28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撰文=編輯部

TableMark以冷凍食品創新應對餐飲壓力 強化專業、便利與多元市場定位

隨著餐飲業面臨原料成本上漲與價格轉嫁困難,日本冷凍食品大廠TableMark正積極透過創新來提升產品價值。身為日本冷凍烏龍麵的領導品牌,TableMark的業務涵蓋餐飲業用與家庭用市場,並以「專業品質」、「操作簡便」、「成本效益」作為開發三大核心方針,持續擴大其在麵包、麵食與植物性食品領域的布局。

「Craft Bakers」系列升級 石窯法棍直攻專業餐飲需求

TableMark觀察到,許多餐飲業者在成本壓力下無法再提高菜單價格,因此透過高品質冷凍麵包支援餐廳。旗下「Craft Bakers」系列採用天然花崗岩石窯烘焙,這次針對「石窯法棍」進行原料、發酵與製程全面升級。新產品外皮酥脆、內裡濕潤Q彈,能符合義式、法式餐廳的專業使用需求,協助業者在不增加人力成本的情況下,提供高水準餐桌品質。

「微波即食」新品簡化操作 滿足多樣化餐飲現場

為應對廚房設備不足的業者,TableMark推出「無湯汁擔擔麵」與「海鮮拌麵」。這些商品可直接將包裝盤放入微波爐加熱,業者不需額外設備即可快速供應,甚至能連盤上桌。若加上蔥花、雞蛋等配料,也能創造差異化菜單,提升靈活度。

多元產品線拓展 從厚實大阪燒到植物性甜點

在熟食外帶市場,TableMark推出份量更大的「超厚大阪燒」,強調厚切口感,並透過機能性油脂讓高麗菜保持爽脆,滿足家庭常備需求。

此外,植物性品牌「BEYOND FREE」也持續擴張,新推出「植物性牛角麵包」與「植物性烤起司蛋糕」。該系列最大特色是不使用7大過敏原與動物性原料,不僅鎖定素食族群,更吸引重視健康與過敏友善飲食的消費者。

價格不變但是份量加大的超厚大阪燒,提升了麵團的蓬鬆度和高麗菜的酥脆度。(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家庭用市場強化認同 「冷凍烏龍麵=TableMark」

在家庭市場,TableMark持續強化「冷凍烏龍麵=TableMark」的品牌印象。夏季與調味料品牌合作舉辦全國試吃活動,預計吸引2萬人次參與。秋季則將以「細腰麵」烏龍麵為亮點,這種中間細、兩端粗的特殊造型能帶來獨特咬感與湯汁搭配效果,並透過電視廣告強化推廣。

同時,公司也推出多款地方特色冷凍麵食:

「肉牛蒡天婦羅烏龍麵」:再現福岡風味,麵條柔軟,搭配甜味湯汁與三塊份量十足的國產牛蒡天婦羅。

「麵片烏龍麵」:源自群馬縣的傳統美食,寬達4公分的麵片麵條極具視覺衝擊力,與濃郁湯頭及多樣配料相得益彰。

TableMark在冷凍烏龍麵的口味和食材上不斷進化,福岡特色的「肉牛蒡天婦羅烏龍麵」以柔軟的烏龍麵搭配三根國產牛蒡天婦羅。(圖片來源:TableMark官網

與名店合作監修 拉麵系列再添話題

TableMark還與東西日本的人氣拉麵店合作,將知名店鋪的獨特風味帶入家庭餐桌:

「元祖New Tantanmen本舖監修擔擔麵」:重現神奈川川崎名店的湯頭,結合辣椒、大蒜與濃厚動物性風味,辛辣濃郁。

「天理元氣拉麵監修拉麵」:來自奈良名店,特色是豆瓣醬與大蒜調味的微辣湯頭,搭配白菜、韭菜、紅蘿蔔與豬肉,口感層次豐富。

透過這些創新與在地化產品策略,TableMark持續鞏固其在餐飲與家庭市場的領導地位,並展現冷凍食品在「便利」「專業」「健康」三大趨勢下的多元可能,回應消費者對美味與便利的雙重需求。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冷凍食品不再只是為了便利!個人化、精緻化成為「食」代新潮流
冷凍除了保鮮還讓烹調更方便?原來這些食材都適合冷凍!
好市多家樂福都供貨!冷凍水產龍頭「元家企業」如何打通2千家客戶、拼出50億年營收?

參考資料
▶食品新聞,業務用冷凍パン「クラフトベーカーズ」シリーズ刷新 専門店品質の「石窯バゲット」を テーブルマーク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普發一萬咖啡買一送一放大!媽祖好神卡全家普發放大3重奏優惠

景點家
02

從早到晚輕鬆吃!麥當勞「歲末雙享祭」優惠最低59元起、七大飲品買一送一

Zeek玩家誌
03

阿里山賞楓列車「這天」開搶!搭百年蒸氣檜木火車看雲海, 遊程內容一次看

食尚玩家
04

原來不是日本發明的嗎?源於海外卻在日本發揚光大的5種調味料

LIVE JAPAN
05

【2025澳門美食】14間必吃店家!大三巴、官也街美食推薦

FUNTIME
06

「晶華蟹宴」登場,各「蟹」將聽「令」! 大閘蟹、沙公、沙母、處女蟳與鱈場蟹接棒出擊!

旅遊經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