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上廁所好麻煩 乾脆少喝水?專家曝殘尿積在膀胱更不妙 4保健這樣做
音樂祭、演唱會上,許多人為了省掉一直跑廁所的麻煩而刻意少喝水。專家提醒,這其實反而容易引發「殘尿困擾」。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一般情況在正常排尿後,膀胱會留下約50~60c.c.的尿液,但年齡愈長,殘尿量可能飆破100c.c.,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腎臟逆流,甚至腎衰竭等健康問題。他建議以下幾個保健方法:
1.尿意來了別硬忍
戴定恩指出,有尿意就應該去廁所,不要刻意憋尿。長期憋尿會讓膀胱變得遲鈍,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尿不乾淨或尿不出來的問題。
2.坐著尿比懸空好
許多人擔心馬桶蓋不乾淨,習慣懸空上廁所,但這樣會導致骨盆底肌肉過度緊張,進而影響排尿順暢。戴定恩建議,不論男女都應該養成坐著上廁所的習慣,以避免尿不乾淨或尿失禁等問題。
3.喝水要足夠
有些人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會刻意少喝水,但這樣反而會讓尿液濃縮,增加感染風險。戴定恩強調,每天應攝取2000~2500c.c.的水量,有助於尿道往外沖洗,預防感染。
4.凱格爾運動天天做
為了提升膀胱排空力,戴定恩建議,可以每天進行3次凱格爾運動,每次收縮5秒、放鬆5秒,藉此鍛鍊控尿肌。
戴定恩呼籲,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加上平時多喝水,有效減少殘尿問題,就讓排尿更順暢、更乾淨。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戴定恩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