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抗氧化必備!專家曝「葡萄籽」4大功效,養顏美容+調節生理機能

潮健康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1月03日17:07

葡萄籽近年於保健與美容市場人氣提升。營養師游子嫻指出,其含有多酚類成分,可能有助於肌膚保養與生理機能維持。她指出,葡萄籽含多酚類成分(如原花青素,OPC),在體外試驗中呈現抗氧化活性,有助於日常保養中作為輔助資源。

本文將進一步介紹葡萄籽的4大主題功能及適合補充的6大族群,幫助消費者聰明選擇。

圖說:營養師推薦抗氧化保健首選——葡萄籽 

葡萄籽的4大功效

100%天然萃取葡萄籽,不僅美容養顏,也幫助女性維持生理健康,是全方位保養的好幫手。以下為葡萄籽4大功效:

  • 葡萄籽功效1:於保養討論中,被提出用於肌膚保養與細緻感提升。

  • 葡萄籽功效2:在保健討論中,葡萄籽中的多酚類被探討其於腸道微生物與女性健康相關的潛在角色。

  • 葡萄籽功效3:其成分在科學文獻中被探討於生理機能支持方向,但目前為輔助性用途。

  • 葡萄籽功效4:在保健產品中,葡萄籽常被提出作為日常保養的輔助選項之一。

建議補充葡萄籽5大族群

  • 超九晚五的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或久坐,可將含葡萄籽成分的保健選項列入考量,協助補充抗氧化來源。
  • 輕熟齡想保養的女性:關注肌膚變化者可考慮將葡萄籽作為內在補充之一。
  • 作息日夜顛倒:作息不定、夜間活動者:可作為生活中額外抗氧化來源之一。
  • 經常應酬的外食族:經常應酬、外食較多者:可作為日常營養補充選項之一。
  • 銀髮族群:關注抗氧化攝取、維持日常活力的人,可納入評估。

葡萄籽常見Q&A

Q1.直接吃葡萄籽一樣會對身體有益處嗎?

葡萄籽本身含有營養成分,但籽核堅硬,建議長者或腸胃消化力較弱者避免整顆食用。

Q2.吃葡萄籽有沒有副作用?葡萄籽來自天然果實種子,正常攝取安全無虞。不過,若對葡萄過敏者,食用葡萄籽相關產品仍可能出現過敏反應,需特別留意。

Q3.直接吃葡萄籽跟葡萄籽保健品哪種比較好?

  • 直接吃葡萄籽:果殼堅硬,易造成腸胃負擔,且每日攝取量難以掌握。
  • 葡萄籽保健食品:萃取葡萄籽有效成分,劑量精準、安全方便。

營養師提醒,為確保安全,葡萄籽最好透過含萃取物的保健品補充。

Q4.補充葡萄籽保健品有哪些要注意?葡萄籽為天然植物萃取,飯前或飯後皆可食用,建議搭配冷開水。

  • 避免搭配:不要與碳酸飲料、熱水或奶製品一起食用。
  • 攝取份量:依產品建議,適量即可,切勿過量。
  • 保健品間隔:各類保健品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建議間隔至少半小時。

Q5.葡萄籽保健品那些族群不能吃?

  • 避免族群:孕婦、哺乳期媽媽,以及肝腎功能不佳者不建議攝取。

特別注意:服用抗凝藥(如 warfarin、clopidogrel、aspirin)、凝血功能異常者,或計畫手術前兩週的人,食用葡萄籽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出血風險:葡萄籽萃取物可能有抗凝或血液稀釋效果。

圖說:補充葡萄籽,從內而外守護健康

抗氧化首選,葡萄籽守護健康美麗

葡萄籽不只是美容養顏的明星成分,更是調節生理機能與維持健康的重要幫手。營養師提醒,雖然天然安全,但仍需依照自身狀況與產品建議適量補充,尤其是孕婦、哺乳期、肝腎功能不佳或服用抗凝藥者更要注意。

從日常保健角度來看,選擇含葡萄籽萃取物的保健食品,不僅能精準掌握劑量,也能避免腸胃負擔或其他風險。對追求內外兼顧健康與美麗的人來說,葡萄籽提供了一個科學、安全、可長期維持的抗氧化選擇,非常推薦列入日常保養清單。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吃葡萄籽好處多?葡萄籽,你必須知道的四大功效!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