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織千年!新北"島嶼織縷"帶你看見南島女性社會記憶與傳承
十三行博物館推出全新特展《島嶼織縷》,展出來自台灣與南島多國的衣飾工藝,讓我們一同走入這條跨越歷史、技藝與文化的織線。展覽以「敲.樹皮的綿延」為起點,引領觀眾認識南島語族最早的製衣技術──樹皮布。在布料尚未出現之前,南島民族利用構樹等樹皮製成衣物,不僅透氣耐用,也與自然環境緊密共生。考古遺址中發現的石器工具推測,史前台灣也曾存在拍打製布的文化。這段被遺忘的歷史,藉由展品與知識重現,讓人得以窺見衣物的起點,與南島族群的遷徙、適應息息相關。
纖維之舞──織線交錯中的女性文化記憶
「編.絲線的交織」展區展示出南島語族高度發展的編織技藝。從台灣的泰雅、布農、阿美、撒奇萊雅族,到馬來西亞伊班族等地,織布不只是生活技能,更是一種文化儀式與身分象徵。編織常由母親傳給女兒,象徵成年的印記與社會地位的傳承。展覽透過古老繩紋陶、紡紗工具與實際織品,展現植物纖維在文化脈絡中的深厚意涵,也讓觀者理解,布的誕生其實是族群記憶的延續。
衣藝重生──傳統與現代的創意再交織
在「傳.衣藝的新生」展區,我們看見的不只是過去,更是當代工藝師如何將傳統製衣智慧轉譯為現代生活風格。從青少年工藝師的創意設計,到文化復興運動中的象徵圖騰,南島服飾正透過創新設計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中。傳統與當代不再二分,而是形成一條持續交織、重新發聲的織線,讓文化於每一件穿在身上的創作中,延續並開展出新面貌。
穿越島嶼──從台灣到南太平洋的纖維對話
《島嶼織縷》-古代南島衣飾特展展出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帛琉、印尼、斐濟等地的珍貴衣飾與纖維工藝,並聚焦台灣本地原住民族的服飾文化,呈現一場橫跨南島語族多元地理與文化的共時展覽。透過展品的對話,觀者能更深刻理解衣飾背後的文化邏輯與族群記憶,也能看見這些島嶼如何透過織線彼此聯繫。這是一場關於身體、時間與文化共構的旅程,也是一條島嶼織縷正悄然展開的對話之路。
【島嶼織縷-古代南島衣飾特展】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115年3月15日
展覽地點: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第二特展廳(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百年鼓藝X童年怪獸!2025新莊响仁和鼓文化特展精彩登場!
延伸閱讀//全台最大親子藝術冒險登場!2025新北兒童藝術節熱鬧開場!
圖片來源:我的新北市FB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