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大罷免聲量 「同意」大於「不同意」 藍營三人討論度破百萬

時局

更新於 07月18日08:46 • 發布於 07月11日16:49

2025年「大罷免」議題引爆社群,預計在7月26日進行投票,更是成為近日觀測政治風向與民間動員力的重要指標事件。根據《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網路聲量觀察站統整資料,自1月1日至7月9日「大罷免」累計聲量逾200萬則,「同意罷免」占六成,與不同意聲量差距達42萬。
其中,徐巧芯、傅崐萁、王鴻薇三人聲量則全數破百萬,超高聲量顯示國會亂象已經升溫成全國性,更是這幾位政治人物的網路輿論壓力測試。《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網路聲量觀察站將解析這場罷免風暴的聲量走勢、人物焦點與討論內容,為你拆解大罷免行動的聲量關鍵!

「同意罷免」占六成,長期穩定領先「不同意罷免」

「大罷免」可以說是近半年全台社群的政治主軸,聲量累計突破213萬則,其中「同意罷免」占六成,達128萬則,明顯超越「不同意罷免」的85萬則,雙方差距逾42萬則,幾乎高達50%的差距,也呼應支持罷免的聲量,幾乎佔據在監測期間至少5個月的領先狀況。

這場罷免行動的討論熱度,來自長期累積的政治不滿,包含國會黑箱作業、法案粗暴通過、權力傲慢等結構性問題,最終在社群中引爆。像「大罷免大成功」「726投同意」「拒絕背叛」等標語,已經凝聚出鮮明的民間情緒與行動目標,罷免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必要選項,是用來反制國會失能及獨大的重要運動。

從時間軸來看,支持罷免的聲量自4月起便穩定增長,當月即達21萬則,6月再創新高至近35萬則。反對方的聲量則集中在6月以後才出現追趕,節奏已經落後一大步。到了7月初,即使雙方討論稍有回落,「同意罷免」仍占上風。這段趨勢說明,罷免支持方透過「前半場」的領先優勢,在社群上掌握話語主導權,行動組織與輿論節奏更為成熟,反對方多數仍處於被動回應狀態。

徐巧芯、傅崐萁、王鴻薇聲量破百萬,成為罷免風暴焦點人物

如果我們只查跟「同意罷免」與「不同意罷免」的相關關鍵字,那聲量總和約為213萬,反映的主要是針對罷免議題本身的表態討論;然而在個別聲量排行中,單一政治人物的聲量涵蓋其他爭議事件、發言與媒體曝光,都成為影響社群支持或反對罷免的重要素材與數據指標,接著就讓我們看看個別政治人物的排行榜,以及他們被討論的話題到底是什麼。

在「大罷免」相關的被罷免對象中,徐巧芯、傅崐萁、王鴻薇三人聲量全數破百萬,顯示爭議行為已躍升為輿論批判核心。

TOP1. 徐巧芯 |2,237,052

聲量居冠的徐巧芯爭議舉動多,如與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爆發爭執時比中指、於審理總預算時對著直播大罵髒話等,社群對她的態度兩極,批評者指出她在預算審查中刪減潛艦國造等重要項目,令人注目的發言與政治動作,以及自帶流量的體質,讓她受到最多的社群討論。

TOP2. 傅崐萁|2,071,939

傅崐萁爭議集中於他主導推動國會擴權法案、對憲法裁定表達不尊,加上長期被質疑政治投機、權力傲慢,作為國民黨的黨鞭,更是集中了社群不滿並催化罷免能量。

TOP3. 王鴻薇|1,149,059

排名第三的王鴻薇,在國會最著名的爭議為提案刪除 2 億元消防員頭盔等裝備的預算,理由是質疑賴清德政府在替「為未來戰爭災害做準備」,此外也常以常以戲謔口吻攻擊民間行動,也曾嗆民眾「你怎麼那麼無恥」並與藍白聯手通過諸多爭議條文,因此在聲量與反感度上同時衝高。

前三名立委合計聲量,就已經超過500萬則,網路對他們的評語常見有「國會亂源該下台」「不分區搞亂區」「刪我們的預算,憑什麼代表我們?」等句式,反映此次罷免行動對於「國會」具體運作上的不滿與憤怒。

羅智強、葉元之、李彥秀進榜,罷免聲量次高梯隊浮現

除了聲量破百萬的三位核心人物外,罷免行動也擴散至其他多位爭議立委。

TOP4. 羅智強| 950,916

羅智強聲量來源多集中於強硬支持國會擴權與多次發文猛烈抨擊「民進黨是51個錦衣衛」等失控言論,他在立法院衝突期間,數度公開質疑公民行動正當性,羅智強更嗆「我53%選上!54%罷免我就閉嘴!」作為國民黨網路戰力的重要指標,在社群上也是罷免方的重點對象,雙方的來往不斷將聲量繼續推高。

TOP5. 葉元之|587,770

社群對葉元之的印象集中於「浮誇問政」與「配合黨意」,尤其在預算凍結與質詢過程中多次展現媒體取向表演,被民進黨點名為「通告立委」,到市場掃街遭阿北嗆聲、被拒握手後,回應「唉唷好怕喔」也引爆爭議,政論節目上的表現與發言也經常成為社群話題,因此擠進前五名。

TOP6. 李彥秀|473,878

李彥秀在此次國會改革法案中,不僅參與爭議條文的投票,更多次發表貶抑公民罷免行動的言論,曾形容罷免是「民進黨輸不起」。此說法引發社群反感,被網友批評是否定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

這三位立委的罷免聲量並非來自單一事件,而是因長期政治風格與具體投票行為所累積的反感情緒所致。網路留言如「阿罷之」「繳稅不是要養勾結共產黨的立委」頻繁出現,每位立委的言行責任也都成為討論重心。

洪孟楷、賴士葆、羅廷瑋、林沛祥列末段,罷免聲量擴及更多藍營立委

TOP7. 洪孟楷| 295,748

身為藍營黨團幹部之一,社群批評洪孟楷當選後多次違背主流民意,僅服從黨意,甚至支持刪減打詐預算,被網友批評「剝奪民眾求助與追回積蓄的機會,形同騙票集團首腦」,是中壯世代罷免聲量明顯升高的案例。

TOP8. 賴士葆| 275,536

2021年時,中國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江啟臣等人都提案凍結「潛艦國造」預算,賴士葆也跟進提案凍結 30 億元,且賴士葆更在個人看板放上刪除戰機預算作為政績,並且凍結潛艦、空軍裝備,遭網友痛批不顧國軍生命安全。同時也因曾嗆「就算平權法案通過,國民黨以後也會全部改回來」被批評是缺乏性別平等意識、沒有進步觀念。

TOP9. 羅廷瑋| 214,440

羅廷瑋作為年輕新科立委,原本在形象上相對清新,卻因多次配合黨團投票並缺乏明確個人立場,被網友形容為「沒有獨立判斷的表決機器」,其中「本來不該出現在這個名單」的評語反映社群對其「辜負年輕世代期待」的落差失望。

TOP10 林沛祥| 213,983

林沛祥稱呼罷免團是「社會邊緣人」,並且以「Top 1%」自誇身分,在監測期間的後段爆發輿論譁然,留言中出現「巨嬰立委」「自己把罷免票催出來」等批評語句,更有網友針對林沛祥口誤事件表示「如果林沛祥自己不尷尬,尷尬的是2024年投票給他的9萬多人」。

這四人被罷免的原因已不只是政治動員,而是社群對政治人物「信任落差」的清算。有網友直指「人民的公僕如此傲慢」、「現在作為都背離民意」這些評論,其實都是在提醒,誰輕忽民意、誰就難逃代價。

726罷免投票倒數:這不只是選區戰,更是台灣民主的壓力大考!

整體討論中,「同意罷免」聲量長期占上風,不論討論規模或核心人物,支持罷免的聲浪都明顯壓倒反對方,罷免對象的聲量與批評程度遠高於他們自身的政治辯護或反擊空間。這不僅反映特定政治人物的高度爭議性,也顯示罷免支持方多點開花的威力,難以用單一位政治人物的回覆就獲得翻轉。

這樣的數據現象進一步凸顯,罷免案早已超越單純的選區事件,立委的個人形象、長期爭議與政治風格,早就成為全國性社群輿論的焦點。許多討論不只是表態支持或反對罷免,甚至已經形成集體檢驗政治人物行為責任的行動。

在社群討論的邏輯中,726罷免投票是民眾透過罷免議題集體質問:國會究竟是代表了民意,還是背叛了民意?大罷免是一場即將到來的選舉,更是台灣權力分立的壓力測試,台灣民主在高張力的社會或網路氛圍下,究竟會如何發展,不只刻寫在那張選票裡,也同時記錄在社群聲量的數據當中。

本次聲量統計由《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平台提供,資料來源為潮網科技所開發之Creator sonar文字輿情模組。本次分析涵蓋的時間範圍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9日。分析涵蓋 Facebook、YouTube、Instagram、PTT、Dcard 等主流社群平台,透過語意辨識與資料演算技術,整理特定期間內與關鍵詞相關之公開討論總量。

聲量指數計算方式如下:

聲量數 = 相關文章數 × 1 + 相關文章留言數 × 1

定義說明:

  • 相關文章:標題或內文出現關鍵詞之貼文、新聞、討論串
  • 相關文章留言:文章標題出現關鍵詞之文章下所有留言;如平台文章無標題,則以內文前 30 字作為標題判準。如果關鍵詞僅出現在文章而非標題,則僅記也有提及關鍵詞的留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台南豪雨狂炸!新建防水閘門不能用 里長怒:防你去o啦

EBC 東森新聞
02

長榮「長月輪」貨櫃秘魯落海!長榮海運回應

NOWNEWS今日新聞
03

台中4歲童尿急家長拿免洗杯裝尿...整杯留桌上 店家氣PO網挨告

聯合新聞網
04

嘉義女校長遇台3線泥石流竄 感嘆開車要備安全帽

中央通訊社
05

外交人事異動!總統令:駐德代表謝志偉離任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普發現金乘數效應5倍 傅崐萁喊話卓榮泰「快發」:擴大內需最重要

上報

羈押期滿重操舊業當車手 白牌車司機遭三峽勇警飛撲逮

中華日報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空間情報小組影像拍攝 有效預警土石流

青年日報

男懸掛假車牌載少女北海岸吃肉粽遭逮 淡水警持續嚴打暑期改裝車亂象

中華日報

快訊/台中債務糾紛爆衝突!男「潑硫酸」釀2傷 雙眼灼傷看不到

三立新聞網

林國勇個展為馬祖藝術島暖身 盼為家鄉美學教育付出

中央通訊社

豪雨影響 嘉義縣一度76處積淹水撤離8人

中央通訊社

檸檬園整片泡水! 農民勘災手機落水遭沖走

華視新聞
影音

檸檬園整片泡水! 農民勘災手機落水遭沖走

華視影音

關稅衝擊紡織業兩樣情 大廠壓力小.中小企業苦撐

華視新聞

高雄大雨路滑! 機車騎士疑摔進排水溝被水沖走

華視新聞
影音

高雄大雨路滑! 機車騎士疑摔進排水溝被水沖走

華視影音
影音

關稅衝擊紡織業兩樣情 大廠壓力小.中小企業苦撐

華視影音

整形診所資安破口!患者裸體畫面外洩 「元和雅」遭駭客勒索金額驚人

三立新聞網

曹興誠罷團造勢批國民黨作弊 再爆驚句「鼓勵中國各省獨立」

上報
影音

「忙勘災」游顥僅出席反罷宣講 罷團:應專注救災非宣傳拚場

華視影音

「忙勘災」游顥僅出席反罷宣講 罷團:應專注救災非宣傳拚場

華視新聞

台中拖吊場遭轟2槍!24歲女保全中彈送醫:才到職半年⋯沒與人結怨

三立新聞網

彰師大進德校區宿舍後土石滑落 評估無立即危害(圖)

中央通訊社

暴雨不斷 屏東霧台等9鄉8/3停班停課

中央通訊社

南部淹水!疾管署:消毒劑可向衛生局免費領

NOWNEWS今日新聞

彰師大進德校區通報土石滑落 經現勘無立即危害

中央通訊社

陳冠廷提「過渡住宅」方案 促行政院啟動特別條例助災後安置重建

上報

快訊/台中債務糾紛爆衝突!男持硫酸潑灑釀2傷 他雙眼灼傷急轉院

TVBS

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多處積水 屏東高樹鄉下午停班課

中央通訊社
影音

7月風災又逢8月暴雨! 台南七股水淹家園居民喊苦

華視影音

7月風災又逢8月暴雨! 台南七股水淹家園居民喊苦

華視新聞

綠:關稅談判結果會送國會監督 勿操作成政治對立

中央通訊社

台南強降雨! 安南區監視器曝不到1小時「路變河」

華視新聞
影音

台南強降雨! 安南區監視器曝不到1小時「路變河」

華視影音
影音

台南雨量之冠! 安定區日累積雨量驚達近400毫米

華視影音

台南雨量之冠! 安定區日累積雨量驚達近400毫米

華視新聞

中台灣5罷團集結 大雨中高喊「捍衛台灣」

太報

禁穿競選背心!「DPP志工隊」回防台南災區 何博文跳水溝實地清淤

上報

北市南港吊車失控撞民宅、工地!瞬間畫面曝光 幸無釀傷亡

三立新聞網

找到了!康復機構女住民失聯 尋獲已成冰冷遺體

EBC 東森新聞

世大運奪金馮翊新慘遭中國吃豆腐 寫成「中國運動員」

自由電子報

綠議員要蔣市府普發現金 北市府:應先要求中央普發

自由電子報
影音

搶攻信義區!菲國人氣薯條登台 炭烤牛舌進駐新百貨

華視影音

搶攻信義區!菲國人氣薯條登台 炭烤牛舌進駐新百貨

華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