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汽車供過於求 新車大降價、假「二手車」出口頻傳

商傳媒

更新於 09月17日09:37 • 發布於 09月17日09:37 • service@sunmedia.tw (商傳媒 SUN MEDIA)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路透》調查,中國汽車工業長年受政府政策推動,目標鎖定稱霸全球汽車與電動車(EV)龍頭寶座;如今卻飽受「產能過剩」反噬,導致中國車市利潤難求,出現諸多車商、經銷商不得不透過「虛售」手法支撐帳面銷售,例如:將新車登記保險後冒充「二手車」出口,或以超低折扣賤價拋售。

中國電動車價格「殺到見骨」、大約人民幣7萬元(約1萬美元)即可入手,相較美國市場動輒3.5萬美元起跳,形成巨大落差;由於經銷商庫存堆積,許多車商選擇「虧本賣車」以換取車廠返利,甚至寧願將新車拍賣或報廢。據8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目前僅約三成經銷商維持獲利。

中國汽車產業佔GDP近一成,早在2009年,中國當局即砸下鉅額補貼推廣新能源車,2017年更提出「2025年產3,500萬輛」藍圖。地方政府爭相提供廉價土地、補助吸引車廠落戶,進而造成「一省一車廠」現象。最終結果演變成:2024年全中國汽車實際產能超過6,000萬輛,遠高於同期2,750萬輛的實際產量。

這種「以產定銷」的模式,讓中國經銷商被迫大量進貨,再透過直播平台或灰市低價銷售。例如在抖音號稱四川最大零里程「二手車」商,主打每逢季末有大量新車出清,甚至以人民幣10萬元不到出售GM雪佛蘭Malibu。

專家示警,中國汽車產業正陷入嚴重「內捲」:車廠為了維持現金流,即便虧損也要繼續生產,地方政府則因稅收與就業壓力繼續撐場。會議委員會中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指出,這種互相強化的模式可能拖垮市場,重演房地產與太陽能產業的崩盤路徑。

外界預估,中國129家新能源車品牌中,至2030年僅剩15家具備財務存活力。小鵬汽車創辦人何小鵬甚至斷言,若要生存,各家車企到2030年必須年銷300萬輛以上,否則必被淘汰。

中國車市「割喉戰」邁向第三年,外資品牌在中國市佔率已從2020年的62%腰斬至今年前七月的31%。歐洲對廉價中國車湧入深感憂慮,美國則幾乎全面封殺中國汽車進口,理由包括國安與不公平競爭。

在中國當地,汽車墓園與法拍車場景日益常見:成千上萬輛未曾上路的新車被拍賣、閒置,甚至淪為直播「秒殺價」商品。中國官方已於今夏表態,將嚴防電動車與太陽能產業的惡性價格戰;但專家普遍認為,在地方政府與就業壓力下,真正的「產業出清」恐需歷經多年才會到來。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