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AI崛起將帶動硬體創業強勢回歸?美國創投分享台灣新創賽道選擇關鍵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4年10月14日04:47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4日06:00 • 詹蕙瑜

硬體創業要重新崛起了嗎?

在AI技術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對高效能晶片需求的急劇增長,硬體技術的重要性再次浮現,這是台灣擅長的領域,但並不代表絕對能成功。

「台灣的半導體基礎深厚,這是其他地區難以複製的優勢,但我們也應看到AI等新技術帶來的潛力。」Acorn Pacific Ventures合夥人謝忠高指出,隨著AI技術對晶片需求的提升,硬體創業可能再次受到創投市場的青睞,不過台灣也不該放棄AI、物聯網等領域的持續創新,怎麼拿捏平衡甚至是整合軟硬優勢,才是關鍵。

創投鐘擺回歸硬體?AI崛起下的創業選擇

AI的興起,如同當年iPhone革命,正改變市場規則,並推動台美科技合作更加緊密。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地緣政治的變化,美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日益增加。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正是其中一個例子,這促使創投界重新關注硬體創業的潛力,投資的鐘擺或許會回到硬體領域。

然而,隨著投資焦點轉向硬體創業,創業者也將面臨嚴峻的資本挑戰,因為硬體創業本質上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對於創業者來說,需要面對龐大的資金需求和長期的回報週期。

「今天要設計一顆晶片,光是Tape-out(晶片設計完成後進行生產的最後階段)的成本就可能需要1,500萬美元。」謝忠高解釋,現今的半導體創業不僅僅需要技術能力,還需要強大的融資能力。尤其在硬體創業領域,資本需求巨大,創業者需要更加謹慎地進行規劃,以應對這些挑戰。

台灣的新創生態如何突圍?

硬體創業面臨高額的資本挑戰,但AI技術的崛起為台灣創業者帶來了新的機遇。

謝忠高指出,創業者在規劃創業方向時,除了傳統的硬體技術優勢,還必須靈活運用AI等新技術,並找到兩者結合的最佳平衡點,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抓住全球市場的發展機遇。

「美國的創業環境更適合快速擴展的軟體創業,但台灣的硬體技術累積優勢,依然在全球無法輕易取代。」他強調,台灣的新創企業應抓住這一優勢,與AI技術融合,這樣才能在全球市場中找到新的增長契機。

此外,台灣也面臨著人才外流的挑戰。「許多頂尖人才選擇留在美國或前往東南亞發展,這讓台灣新創企業面臨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謝忠高表示,是否能夠有效整合本地人才與技術,將決定台灣創業者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總結來說,隨著AI技術的崛起和地緣政治變化推動台美科技合作更緊密,台灣的新創生態正處於關鍵轉折點。如何選擇合適的創業賽道,並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找到一席之地,將成為台灣創業者未來成功的關鍵。

延伸閱讀

中國新創數量斷崖式下跌:從5萬到1,000家,背後發生什麼事?
Z世代創業家來了!有什麼特質?怎麼看待未來的機會?
一文解析台灣的天使、創投到CVC樣態:出手熱度不減,能源成新寵兒
創投一定要有創業經驗?Paul Graham一席話掀起熱議,矽谷創投深入解析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