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景氣下行風險增 3策略安度股市震盪期
美東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祭出超乎預期的高關稅政策,逼得美股4大指數跳水,悲觀情緒籠罩市場。事實上,自年初至今,美股一直面臨內憂外患,除了狂人上任後出招頻繁、朝令夕改,讓市場充斥不確定感外,中國人工智慧(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橫空出世,各界對美國AI產業能否持續獨霸亦產生了疑慮,美股震盪難平。
眼下關稅紛擾餘波盪漾,下半年美股是否還會繼續承壓?無論美系或台灣法人的答案皆是:壓力山大。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旗下凱利投資原本依據該集團每月公布的美國經濟儀表板數據,判斷未來12個月發生經濟衰退的機率約為35%,但考量到關稅亂象,已主觀將衰退機率調升至50%。群益投顧表示,高關稅已誘發供應鏈亂象,各國後續報復性措施也將衝擊美國景氣,物價高漲、經濟下滑甚或衰退等可能性將螺旋性上升,資金恐大舉從風險性資產出逃。
不過市場仍有樂觀看法,認為川普採行的是「棒子與胡蘿蔔」策略,關稅大棒之後,下半年將釋出企業、個人減稅利多救市。對此,群益投顧提醒,2024年美國國債利息支出首度超過國防支出,這凸顯出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川普減少政府開銷、增加關稅收入等措施勢在必行,當減稅規模不如市場預期,下半年股市卻還要迎來失業人數上升、各項經濟數據變糟的衝擊,走勢不容樂觀。
美股前景黯淡,投資人該怎麼辦?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美國景氣雖面臨下行風險,但經濟仍具相當的韌性,且川普新政皆是朝「美國利益優先」(America First)的大方向奔去,許多未知數尚待釐清,現階段投資人不必過度恐慌,只須保持風險趨避意識,並比以往更加重視以下3大投資策略:
策略1》定期定額 勝過單筆押注
「今年股市一定是震盪的,所以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又回來了!」羅尤美認為「定期定額」雖是老生常談,但在關稅引戰、市場晦暗的時期卻是正解。「川普的貿易談判才剛開始,各國不見得會讓他予取予求,市場也存在著許多變數,股市可能因此再跌,有些投資人想要等到股價更低時再買進,但到底跌到多少再買呢?不如用定期定額避開單筆押注的風險。」她建議。
定期定額的安全性,用數字說話:根據基金評比機構理柏(Lipper)針對那斯達克指數所做的統計分析,在1971年2月至2025年2月的54年間,於任一月份開始,以每月1日扣款、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進場,3年平均報酬率為20.43%,即使只投入短短1年時間,平均報酬率亦為正(6.7%)。「過去幾年行情明朗,定期定額被嫌棄『賺太慢』,但今日不同往昔,分批進場反而可能比單筆賺得更多。」羅尤美說。
策略2》多元分散 別只單押科技股
而且,目光也不該僅聚焦在科技股、大型股,因為川普發功後,類股輪動不僅開始,速度還加快。「之前,我們都知道科技股行情大好,鎖定最強的龍頭股就錯不了,但今年不能All in(下注所有籌碼)了。」羅尤美點出今年布局美股的關鍵詞是「多元分散」。
羅尤美表示,川普2.0時期,「美股7巨頭」(輝達(NVIDIA)、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字母控股(Alphabet,Google母公司)、Meta(Facebook母公司)、亞馬遜(Amazon)與特斯拉(Tesla)這7家大型科技公司)以外的企業有了更多表現機會,譬如AI技術逐漸進展至應用領域,軟體股將展現成長性;金融股受惠於川普的監管鬆綁態度,工業類股受惠於減稅、內需與製造業回流等政策,價值型股票當道,加上防禦型的公用事業類股,投資人可依此建立跨產業、跨類型的投資組合。
美國中、小型股也將比大型股更具成長動能。首先,相較於標普500(S&P 500)指數,代表中型股的標普400(S&P 400)指數估值處於相對低點。根據標普全球(S&PGlobal)4月9日的數據,在2025年預估企業獲利成長率,S&P 400指數幾乎是S&P 500指數的2倍之前提下,S&P 4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預估本益比仍然較低,明顯更具上漲潛(詳見圖1)。
其次是小型股,可望因不受關稅干擾而勝出。富蘭克林投顧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小型企業以內需市場為主,營收源自美國境內的比重高達8成,較不受川普加徵關稅的影響,對於未來可能採行的企業減稅方案,獲利敏感度亦高於大型企業,因此小型股可謂川普新政中的受益者。
策略3》股債平衡 精選債券避險
前景混沌不明時,股債平衡成顯學,因為若景氣維持正向,股票的成長性能帶動整體報酬;若景氣轉向、股市震盪,透過債券可保住部分資產,債券息收還能降低報酬的波動。羅尤美認為,「股債配置」進可攻、退可守,應視為今年投資策略的重中之重。
羅尤美強調,今年債券投資的關鍵字是「精選」。她分析,美國如有經濟衰退疑慮時,政府公債將吸引資金流入避險,但考量到美國政府財政赤字惡化,以及聯準會(Fed)的降息步調可能因通膨升溫而減緩,長天期公債因對利率敏感度高,配置比重應該降低,反而是息收較高、利率敏感度低的公司債為布局重點。羅尤美指出,複合債基金含括投資等級債、非投資等級債及公債,是今年資金配置的優選。
此外,鑑於當前市場不易掌握、操作難度變高,投資人可透過平衡型基金執行股債平衡,讓基金經理人來傷腦筋,並採取定期定額、分批進場的方式穩健布局(詳見表1)。
綜合前述3策略,富蘭克林投顧給出的資產配置建議是:
①至少3成資金配置於平衡型基金,搭配美元投資級複合債基金,呼應AI主流趨勢的科技基金,則作為長線核心配置。
②積極型投資人可加碼「川普受惠股」,包括金融、工業、公用事業及在美製造、內需為主的中小型企業,利用相關基金進行布局。
③由於川普政策多變,股市波動度升高,不妨以低風險、收益穩定的美元短期票券,扮演資金停泊或避風港的角色(詳見表2)。
應對波動難免的今年,最好的防禦是「分散」。「用平衡型基金做到股債分散,股票部位採取產業分散,債券部位則是各種債信等級都有的複合債。」羅尤美也建議投資人不要集中於單一市場,中國、印度、日本及歐洲市場都有低基期或題材優勢,可以思考全球性的布局,充分分散風險。
延伸閱讀
▶美元危機
▶關稅戰轟炸 投資人何去何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