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決人才斷層到市占第一!經貿聯網打造金融系統國家隊,搶進東南亞
作者:財訊雙週刊/游筱燕
當你走進商店,輕鬆地「嗶」一下信用卡完成付款;或是在網路上申請貸款、辦信用卡時,透過影像流程管理系統,不到一週就通知你核卡完成。又或者是在巷口咖啡店集點換來一杯免費拿鐵,其實背後都有一套複雜卻精準的資訊系統在運作。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創立25年的經貿聯網公司,就是能順利完成這些看似日常的金融與消費體驗的關鍵。從信用卡發卡主機系統、收單清算平台,到流程無紙化徵信審核、刷卡機的維護軟體開發與商家點數管理,提供支付領域一條龍的前後台系統解決方案,支撐台灣超過1200萬張信用卡與每月3000萬筆交易的穩定運作。
經貿聯網創辦人扈端華在IBM工作15年,從工程師一路升遷至系統部經理,後又轉戰花旗銀行資訊長。這兩段外商經歷,奠定了他對系統外包與金融資訊應用的創業底氣。
外商經歷 成創業穩固基石
台新金控前總稽核蔡孟峯表示,台新銀行在1996年向IBM購買以COBOL程式語言開發的信用卡系統,當時就是扈端華團隊所銷售和服務的。隨著時間推移,大學不再教授COBOL,市場人才斷層,銀行內部系統一旦需要修改或維護,卻找不到人做。因此台新想仿效國外做法,將該系統外包,鼓勵扈端華朝「信用卡系統委外服務」創業,還入股20%。
「我是有把握拿到第一張訂單(台新),才出來創業的。」扈端華說,成立經貿聯網後,與軟體補習班合作培訓COBOL工程師,解決人力斷層問題,並承接台新等多家銀行軟體委外開發與維護任務,創業第一年就賺錢。
然而創業路上並非一路順遂。第二家外包客戶因內部決定換廠商,利用帳單糾紛拒絕付款,甚至提出訴訟,儘管耗時一年跑法院,扈端華最終取得勝訴、收到尾款。但這場官司讓他看清了資訊外包服務的風險與脆弱,也堅定他轉向產品化、去除代理商依賴的決心。
另一方面,由於是服務代理商,被原廠掐住脖子,有時候突然被原廠加價,不一定能轉嫁給客戶,要修改某些系統也綁手綁腳。《財訊》雙週刊指出,2011年,扈端華正式啟動自研信用卡開放系統「CyberCARD」,專為台灣市場設計,符合金管會法規,並能依照銀行需求客製模組,「讓自己的產品自己定價」,扈端華說。金融業者口耳相傳下,至今已有十家銀行使用,市占率高達31%,是全台第一。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AI晶片下一個關鍵戰場:ASIC!輝達NVLink對決UALink,台廠押寶供應鏈卡位戰
比亞迪要來了!王傳福全球傾銷計畫曝光 台灣車市拉警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