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健康的尺寸! 「這數據」很重要竟比腰圍還關鍵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根據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脖圍、腰圍,與身體質量指數,也就是「BMI」等諸多數據中,發現其實「脖圍」與全身比例密切相關,能預測多種健康指標,包括心血管風險、營養狀態與死亡率。研究發現,如果男性脖圍超過17吋,也就是43公分,女性超過14吋,也就是35公分者,罹患「心房顫動」風險增加。導致中風與心衰竭機率提高,嚴重時甚至縮短壽命。
報導指出,波士頓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約4千名受試者進行長期追蹤,分析脖圍、腰圍與身體質量指數(BMI)等數據。結果發現,脖圍與心房顫動風險的關聯性,超越BMI與腰圍。研究人員建議,健康的脖圍與腰圍比例,應該小於0.5,也就是腰圍應該低於脖圍的兩倍。測量時,受試者需直立,捲尺繞過喉結下方脖頸部基底,精確至四分之一吋,並採標準化程序,測量身高與體重。
專家指出,脖圍過粗,代表上半身皮下脂肪過多,這類脂肪會釋放出游離脂肪酸,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及血脂異常等代謝問題,最終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根據以色列在2019年一項針對302名,平均62歲患者的研究也發現,脖圍較粗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臟病的風險,與脖圍較細者相比,高出2.3倍。研究也指出,脖圍過大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聯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