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時隔四年重返「點心債」市場 專家曝兩大意義及兩大原因
中國網路巨擘騰訊控股 (00700-HK) 正悄悄推動一項資本市場重大版面,打算最快本月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為該科技巨頭自 2021 年 4 月以來首次重返離岸債券市場,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專家指出,騰訊此次發債時點頗具深意。一方面,騰訊面臨兩筆共 15 億美元債券於 2026 年初到期的償付壓力,一筆票面利率 1.81%、2026 年 1 月到期,另一筆利率 3.575%、2026 年 4 月到期,當前交易價格均維持在 99 以上,顯示市場對騰訊能力安排充足,但已提前融資能力。
另一方面,當前離岸人民幣融資成本正處於歷史低位,為企業提供絕佳窗口期。消息顯示,多家投行已就潛在發行與投資人展開初步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騰訊首次籌劃境外發債。早在去年 11 月,騰訊便曾探索發行美元債及離岸人民幣債券的可能性,但最終未能落地。此次重啟發債計劃,反映出其騰訊當前市場環境判斷更趨積極。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點心債」(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 發行量已達 462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百度等科技巨頭近期亦密集參與,反映出企業對中國貨幣政策及利率環境的樂觀預期。
騰訊的財務基本面也為此次發債提供強健的支撐力道。今年第二季財報顯示,騰訊經調整淨利 630.5 億元 (人民幣,下同),年增 10%,營收亦年增 15% 至 1845 億元,業績超出市場預期。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記者會上明確表示,AI 領域投入持續加碼,暗示技術創新策略需要更多資金支持。此外,騰訊股價周二 (9 日) 一度觸及每股 628 港元,創多年新高,最終收報 627 港元,單日漲幅 1.54%,強勁表現為融資成本降低提供了助力。
分析師認為,騰訊此次發行「點心債」不僅是為債務再融資,更可能是為未來策略投資和業務擴張儲備資金。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點心債」市場也正在加速擴容,騰訊等龍頭企業的參與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活躍度。
對投資者而言,騰訊債券憑藉其信用品質與產業地位,可望成為市場焦點。這項融資行動既是對到期債務的未雨綢繆,也是對當前低利率環境的精準把握,更可能預示著騰訊在 AI 等先進技術領域的長期佈局正在加速。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