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從家庭革命到賣房築夢!陳慧娟用70年人生智慧,開創「茗京萃」的漢方新時代
在傳統的家族企業觀念,女兒往往是被期待嫁入好人家、相夫教子的角色。但對於「茗京萃」的創辦人陳慧娟而言,她的人生,就是一場長達數十年,與這個刻板印象溫柔搏鬥的長征。
從20幾歲創辦全台第一間月子中心,到50歲承擔起家族事業的重任,60歲後她決定放下既有框架,重新出發,追尋自己相信的方向。即使賣房也要堅持「讓漢方變年輕」的夢想。如今70歲的她,仍以滿懷熱情與信念,親手寫下屬於「女性勇氣傳奇」。陳慧娟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品牌的誕生,更是一位女性創業者,在每個兩難的選擇中,艱難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從被男性董事會反對到成為「月子中心鼻祖」
陳慧娟的第一次創業,就是一場對傳統權威的挑戰。四十年前,擔任醫院護理部主任的她,看著閒置的42間病房,大膽提出改建成「中醫產後調理中心」的點子。這個在今日看來理所當然的建議,在當時卻被視為天方夜譚。
陳慧娟回憶道:「當我建議我爸爸、建議董事會把病床改為產後調理中心,他們老人家根本都反對。」在全由男性組成的董事會眼中,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然而,面對反對陳慧娟並沒有放棄。她轉身向最能理解女性需求的母親求援。
陳慧娟感觸的說:「那時候我就說服我媽媽,跟我媽媽借錢,做了嬰兒室啊、產後運動中心…」憑藉這筆來自母親的支持,與她身為女性對產後調理需求的理解,這個被男性長輩們看衰的事業竟一炮而紅,不僅床位「兩個月就爆滿」,更開創台灣市值千億的月子中心產業,讓她無心插柳成了「行業鼻祖」 。
臨危受命重整家族藥廠,與父親的溫柔角力
「如果我這女兒是男的,我就輕鬆了。」這句話是父親陳三元先生常掛在嘴邊的感嘆,也道盡陳慧娟身為家族長女,在傳統中藥世家中所面臨的無形壓力。2007年,她臨危受命,回台重整瀕臨困境的家族企業「天一藥廠」。
這是一場比對外創業更艱難的戰役。她面對的是根深蒂固、數十年未變的家族文化與老臣思想。為了推動改革,陳慧娟甚至必須對父親開口:「我就跟我爸爸講,你不用每個禮拜來公司,我們有事會跟你報告。」
當她看準「漢方生活化」的未來,決心大量心血研發「茗京萃」時,理念的分歧終於浮上檯面。陳慧娟回憶:「研發一直在燒錢,燒到我弟弟、我爸爸都無法理解。」這場因理念不合爆發的風暴,讓她選擇離開自己的家族事業,帶著信念與夢想,開啟屬於自己的新篇章。
70歲的溫柔堅持,是為老祖宗智慧創造新的道路
離開家族的羽翼,是危機,也是轉機。
她創立「茗京萃」,只為一個信念——
讓忙碌的現代人,也能用一杯「漢方機能調理飲」,輕鬆照顧自己的身體。而在最艱難的時刻,給予她最大支持是她先生。陳慧娟表示:「那真的是我先生支持,賣了房子讓我能燒錢燒到現在。」這份來自伴侶的信任,讓她得以將「茗京萃」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夢想,打造成市場的暢銷品牌。
如今,70歲的她選擇再次征戰,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讓更多人看見
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在新時代被重新理解。要將台灣多年的研發的成果與品牌精神,帶回大陸市場。她稱這是「最後一次創業」,這一回的目標,不是證明自己,而是推廣文化。陳慧娟堅定的說:「我想把古老的智慧用現代化的方式傳承,讓更多人認識漢方調理是我的心願。」
從當年在中藥行偷吃六味地黃丸的小女孩,到如今白手起家創立事業版圖的女企業家,陳慧娟用一生證明,女性的溫柔與堅韌,足以撼動保守傳統的產業。她的故事,不僅是「茗京萃」一杯漢方飲,更是注入最真實的創辦人靈魂,更為所有在事業與家庭中奮鬥的女性,提供一個鼓舞人心的最佳典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