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吹冷氣、喝冷飲也會熱傷害! 醫:熱氣「鎖」體內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奕寧報導
42歲上班族李小姐長期烈日通勤、在冷氣房辦公,加上常喝冰飲消暑,近日出現頭痛、肩頸緊繃、手指無力等症狀,甚至某次下班途中天旋地轉緊急停車。她至中榮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就診,唐佑任醫師診斷為「慢性熱傷害」,經針灸與中藥調理後,症狀明顯改善,睡眠與工作效率逐漸恢復。
夏日高溫高濕 冷氣房恐鎖住體內熱氣
唐佑任醫師提醒,台灣夏季高溫高濕,人體排熱仰賴汗液蒸發,但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會使毛孔收縮、汗液不易蒸散,熱氣反被「鎖」在體內。再加上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冷氣房會使血液循環不良,引發頭暈、疲倦、肩頸僵硬等不適。
唐佑任醫師指出,預防暑熱應從生活方式著手,多飲用常溫水補充水分,避免長期依賴冰飲,以免血管收縮、腸胃蠕動減慢;同時規律運動與作息調整,能降低慢性熱傷害風險。
刮痧助散熱 但時機與部位需謹慎
唐佑任醫師建議,平時也可透過刮痧促進身體散熱,注意刮痧時要使用平滑器具,選擇背部或肩部等大面積區域,順同一方向輕刮,並搭配食用油或紫雲膏等潤滑劑,減少皮膚拉扯;脖子則以按摩舒緩為宜。刮痧應於白天、通風良好環境進行,避免夜晚或冷氣房內操作,以防寒氣滯留體內。
高溫下戶外活動不宜久 異常症狀快就醫
唐佑任醫師提醒,夏日戶外活動建議控制在1小時內並補充水分;長時間戶外工作者應循序漸進建立熱適應。若頻繁進出冷氣房後出現倦怠、頭暈、胸悶或心悸,應避免風扇直吹並及早就醫,中醫診斷與調理可協助恢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