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詞彙量少、說話含糊、無法成句!兒童語言疑似發展遲緩 依據輕重程度尋求5大方案建議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13日02:19 • 發布於 10月13日02:19

語言能力是孩子與世界連結的橋樑,若詞彙量明顯落後同齡,或語句表達不清晰,可能潛藏語言發展遲緩。所以理解發展歷程、辨識警訊,再依程度採取正確方案,是陪伴孩子邁向流暢表達的第一步。

先了解幼兒語言發展的正常歷程

語言的學習是漸進的。嬰兒出生後約6個月會開始發出有節奏的「牙牙學語」聲;1歲左右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如「媽媽」「抱抱」;到2歲時,詞彙約達50~100個,能組出簡短的雙詞句,如「要喝」「媽媽抱」;3歲可使用約300~500個詞彙,句型漸複雜,會用「我」「你」等代名詞並表達需求;4歲以上語言表達已接近成人邏輯,能講述經驗、說出完整句子。

若孩子出現明顯的理解或表達落差,就需關注是否屬於「語言發展遲緩」。

不同時期語言發展的狀況與警訊及可能原因

0~1歲:未出現咿呀聲、對聲音無反應

這階段的嬰兒通常會在6個月左右發出「咿呀」、「ba-ba」等聲音,並能對聲音有反應。若孩子對叫名沒反應、不會模仿聲音,甚至哭聲單調,爸媽要提高警覺。可能原因包括:聽力受損、缺乏親子互動、或中耳積水導致聽覺模糊,此時可先做聽力篩檢並多與孩子說話、唱歌,刺激語音辨識能力。

1~2歲:仍不會說單字或只會模仿

正常發展的幼兒在1歲多時會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語,如「媽媽」、「不要」。若到了2歲仍只會模仿、發出無意義聲音,或對簡單指令反應遲緩,可能代表孩子語言理解出現問題。其中常見原因包含環境語言刺激不足、過度使用3C產品、或聽覺障礙未被發現。此時應減少被動影音刺激,增加互動性語言輸入。

2~3歲:詞彙少、無法組句或表達需求

兩歲孩子通常能說出約50~200個詞彙,並嘗試組成兩詞句,如「要吃飯」、「媽媽抱」。若詞彙量明顯不足、只用手勢表達,或無法回答簡單問題,就可能是語言理解與表達並進的落差。當語言刺激不足、家庭溝通環境封閉,或發展性語言障礙(DLD),建議多創造「對話情境」,讓孩子有表達需求與練習機會。

3~4歲:語句不清、講話混亂難懂

此階段的孩子應能說出完整句子,並參與簡單對話。若發音模糊、句子結構混亂,甚至他人難以理解內容,可能是構音發展遲緩或語法理解不足。常見原因為口腔肌肉協調不佳、語音辨識困難或模仿不足,爸媽可以透過講故事、朗讀、角色扮演等方式訓練發音與句型結構,也可諮詢語言治療師評估。

4~6歲:講話不連貫、理解能力落後同儕

到了學齡前,孩子應能說出複雜句、懂得描述事件與情緒,若講話跳躍、語意不連貫,或無法理解故事內容,可能代表語言理解與思考連結不成熟。原因可能包括發展性語言障礙、自閉症譜系特質、或長期缺乏語言互動刺激,這時可透過問答遊戲、繪本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強化語意理解,並須同時尋求專業評估協助。

由輕到重五大協助方案建議

日常語言刺激與陪伴遊戲

適合對象:語言輕微落後或互動不足的幼兒。

做法:爸媽多與孩子說話、多對孩子描述日常情境與動作,利用生活物品引導命名,並用慢速、明確的語句回應孩子。

幫助重點:透過互動刺激聽覺與理解區,同時建立表達意願。

注意事項:避免使用嬰語或糾正太多錯誤,以免打擊表達動機。

共讀繪本練語感(吸引、詢問、讚美、示範四步法)

適合對象:詞彙不足、句構初步建立的孩子。

方法:通常語言治療師會建議爸媽多與孩子親子共讀,閱讀時使用「吸引注意、詢問內容、讚美回應、示範語句」的技巧。例如翻頁時誇張說「哇~這是誰呢?」讓孩子勇於回答後並給予鼓勵同時協助補充完整句子給孩子。推薦多選擇情節簡單、重複語句多的繪本。

幫助重點:讓孩子在情境中主動表達並模仿正確語句。

情境式遊戲語言教學

適合對象:語句組合能力弱或表達不連貫者。

方法:透過角色扮演、家家酒、超市購物遊戲等模擬對話,爸媽可引導使用完整句型例如:「老闆,我想要買蘋果」。

幫助重點:讓語言連結動作與情境,訓練孩子自發表達能力,同時避免指令式糾正,應以「重述正確語句」取代責備。

語言治療師專業介入

適合對象:經醫師或發展評估後確診語言發展遲緩者。

內容:治療師會透過個別化課程訓練口腔肌肉控制、語音辨識、語意理解及表達能力。

幫助重點:建立語音準確性與語法結構,促進口語流暢度。同時須每週持續訓練,並配合家庭延伸練習,且爸媽應避免急於孩子要求進步快速或期待過於立即看見效果。

專業兒童語言發展中心與跨專業團隊評估

適合對象:合併其他發展遲緩如自閉症、注意力缺失、智能不足的孩子。

內容:由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組成團隊,進行聽力、認知、情緒與語言整合評估。

幫助重點:找出根本原因、擬定個別化療育計畫(IEP),如慈濟兒童發展中心、各地衛福部醫院早療門診。建議早期治療越早越有效,3歲前是黃金介入期!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善用「媽媽語」!幫助孩子有效學習語言、促進親子交流
研究發現:由「爸爸陪讀」不但效果更好,還有3大好處!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