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預算9495億占GDP3.32% 專家:展現台灣防衛決心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游凱翔台北21日電)行政院會今天通過民國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為新台幣9495億元,占GDP3.32%。學者指出,明年度國防預算增長的幅度,回應友盟國家對台灣加強防衛能力的期待,但國防更新仍應再加速。
為展現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國防經費支出由國防部主管部分共編列5614億元,加計已編列及預計編列特別預算1792億元、非營業特種基金654億元,以及參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標準,納列退輔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及海巡署支出後,國防預算合共9495億元,占GDP的3.32%,較今年度增加1768億元、年增率22.9%。
針對國防經費納入退除役官兵給付等預算,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先前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未納入國防預算有其歷史背景,台灣民主化初期,當時各界認為國防預算支出太高,因此將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改由退輔會編列,而明年再度將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也納入國防預算計算,符合美國、日本及北約諸國的計算方式。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表示,這次年度預算國防經費的計算方式,納入了退輔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及海巡署支出,也包含國土安全防衛韌性特別預算,也呼應今年國軍「漢光41號」演習納入城鎮韌性演習,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目前面對的威脅多元,而中國海警對台灣的威脅也日益增加,海巡署的艦艇也要負擔防衛任務。
至於退輔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也納入國防經費計算,林穎佑表示,退除役官兵給付也與國軍招募息息相關,當各界質疑募兵成效時,若在退輔制度精進,也能增加民眾從軍決心,所以明年度的國防經費的計算,是納入「涉及與國防有關議題都是國防預算一環」,而國防經費增加也是向國際展現台灣防衛的決心。
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許永議今天指出,國防部主管115年度歲出編列5614億元,包括「軍事投資」1616億元、「作業維持」1990億元、「人員維持」2008億元。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表示,國防經費增加回應美國總統川普以及友盟國家對台灣國防經費增加的期待,也展現台灣加強防衛能力的決心,然而國防經費若扣除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的部分,實質增加的程度仍然不足,特別是目前「人員維持」已達2008億元,這還不計入尚未編列,由立法院會6月三讀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修正案,攸關志願役、義務役待遇增加的部分。
紀東昀表示,當國軍人事成本增加後,但是軍事投資和作業維持費用未相對程度的增加,將會使國軍變成「人很貴,裝備很老舊」的情況,只有少數裝備更新,但諸如陸軍傳統火砲、海軍艦艇等裝備,都還未有機會大幅度的更新。(編輯:蘇龍麒)1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