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為證 對抗遺忘 白色恐怖受難者胡子丹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Newtalk新聞
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胡子丹於今年4月14日辭世,享壽96歲,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今(18)日代表文化部長李遠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家屬申如玉女士代表受贈。洪世芳表示,胡子丹前輩以文為證,撥開歷史迷霧,記錄真實,守護記憶,對抗遺忘。
胡子丹生於1929年,安徽蕪湖人,為1951年5月17日第一批移監綠島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胡子丹素有文學天分,在綠島期間常被指派參與戲劇演出,也利用時間廣泛閱讀,經常在宣傳刊物《新生月刊》發表生活雜感,養成日後快速寫作的能力。
1963年,胡子丹靠著在綠島服刑近9年自修苦讀的知識創業成立「天人出版社」,並獨具慧眼以出版兩本暢銷書奠定基礎。1970年6月26日,「天人出版社」等30間出版社於中華商場附近的亞洲百貨公司地下室成立「中國書城」,為出版界盛事,直至1986年結束營運,「中國書城」曾代表出版界多次參加海外國際書展,催生成立「中華民國出版事業協會」,對於七十年代蓬勃發展的出版業貢獻良多。
1973年,胡子丹受邀為《新聞天地》撰寫專欄,頗受讀者喜愛。解嚴後,《新聞天地》自1989年4月1日第2146期周刊開始連載胡子丹(以「秦漢光」為筆名)撰寫的專欄《我在綠島三千兩百一十二天》,直到1989年12月23日第2184期止,共連載36回約15萬字。他以鮮活生動筆觸描述白色恐怖經歷,包括左營「招待所」的真相;首批移監綠島新生訓導處的過程;綠島開放式的監獄管理;打石、農務等體力勞動工作。
此外,前輩胡子丹先後述寫出版《跨世紀的糾葛:我在綠島3212天》(2001)、《綠島因緣-白色恐怖記事》(2015)、《活著真好:胡子丹回憶錄》(2018)等。他是台灣首位根據親身經歷,書寫白色恐怖傳記文學的作者,為白色恐怖歷史報導文學之先驅。他以幽默獨特筆觸的反差感,描述戒嚴時期社會環境的高壓與個人恐懼,寫活受難者生命史及歷史真實。其筆下真實的歷史見證,對重建白色恐怖遺址,還原歷史真相,具重大意義。
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於2023年6月及12月曾兩度前往探視胡子丹,洪世芳指出,前輩雖罹病復原中,但言語間仍能感受其堅毅的性格及對歷史記憶的重視。綜其一生,前輩不斷為文呼籲社會認識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歷史,將個人創傷轉化為公共歷史資產;以文為證,對抗遺忘。畢生之成就與貢獻,足資表彰,特予旌揚,以垂德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