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鬼月到!對抗七月陰邪 中醫:艾草、菖蒲助避邪氣

中天電視台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農曆七月因氣候濕熱且傳統信仰認為陰氣較重,許多人擔心身心健康受影響。中醫典籍記載多種對抗「陰邪」的方劑,強調溫陽散寒、芳香化濕及開竅醒神的功效,有助緩解疲勞、消化不適等症狀。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劉宗昇表示,根據《本草綱目》等古籍記載,艾草與菖蒲是對抗陰邪的重要藥材。(示意圖/pixabay)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劉宗昇表示,根據《本草綱目》等古籍記載,艾草與菖蒲是對抗陰邪的重要藥材。艾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艾灸或泡澡;菖蒲則以芳香開竅、化濕醒神著稱,其根部入藥可改善精神恍惚或消化不適的症狀。

在燥濕健脾方面,蒼朮是一味關鍵藥材。此藥性溫,專門用於燥濕運脾、祛風散寒,特別適合治療因濕氣重而導致的腹瀉、乏力或食欲不振等症狀。傳統方劑「消陰止瀉丹」即以蒼朮為主要成分,用於改善陰濕引起的脾虛症狀。

沉香、麝香等開竅藥物,則具有芳香醒神、調和心脾的功效。古籍中指出,這類芳香藥物不僅能調理脾胃、驅除濕氣,更可改善心神不寧的症狀,建議以熏香方式使用。

在溫陽散寒類藥材中,乾薑、附子、細辛、蜀椒等藥物可增強脾胃功能,補充陽氣。(圖/Photo AC)

在溫陽散寒類藥材中,乾薑、附子、細辛、蜀椒等藥物可增強脾胃功能,補充陽氣。傳統方劑「石室秘丹」即運用這些藥材,用於驅散寒氣、提升體力。

此外,硃砂與雄黃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常見於「祛邪丹」等外用香囊配方中。不過由於具有毒性,現代使用多以外用為主,嚴禁自行內服。

在日常調養方面,中醫建議可製作藥材香囊隨身攜帶,或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艾灸養生。飲食上應多食用溫性食物,如薑湯、紅棗粥等,同時避免生冷油膩;居家環境則需保持乾燥通風,並維持規律作息及適度運動。

立刻加入中天新聞LINE官方帳號,一手掌握當權者不想讓您知道的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結婚5年沒懷孕!妻檢查都正常 醫見「丈夫1特徵」秒揪不孕元兇

三立新聞網
02

12年間確診3次癌症!跟醫師抱怨自己努力運動,卻還罹癌,醫師:沒有努力運動,也許熬不過這次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戒掉2食物增加1習慣 4旬糖尿病患者成功甩肉16kg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