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濕氣、過敏、衣服晾不乾?三菱電機推出全球首賣28L除濕機,AI智慧除濕守護媽媽寶寶好空氣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30日10:30 • 發布於 10月30日10:25

台灣長年潮濕,尤其在雨季或颱風過後,家中總會瀰漫一股悶濕味。對有嬰幼兒的家庭而言,濕氣不只是體感不舒服,更會悄悄影響健康。嬰兒床墊、布偶、遊戲地墊容易受潮、發霉;衣服難乾、空氣不流通,也讓孩子過敏反覆。根據三菱電機最新調查,超過六成家庭每週開除濕機一至兩次,近半數更將除濕機作為乾衣神器使用。

媽媽寶寶家庭最怕的「濕」不僅來自氣候,也藏在日常生活中。當寶寶房的濕度太高、或媽媽晾衣時總聞到霉味,往往就是家中需要一台「懂得照顧全家呼吸」的除濕機的時刻。

全球首賣在台灣!日本原裝28L除濕力,結合AI智慧偵測

三菱除濕機

為了對應台灣特有的高濕環境,三菱電機推出全球首賣的28L變頻空氣清淨除濕機,具備目前市場最大除濕力,能在一天內吸走相當於「一家人兩週飲水量」的水氣。

這款機型搭載 AI智慧偵測系統,能自動感測空氣濕度與品質變化,切換「除濕」、「空清」或「同步運轉」模式。家中有人時可自動調整靜音模式,夜間使用不干擾睡眠。即使媽媽半夜哄寶寶睡,也不必擔心機器聲或忘記關機的安全疑慮。

機體採用 全新五段熱交換器,除濕效率較舊款提升近兩成,同時符合政府2026年最新一級能效標準。內建 HEPA高效濾網活性碳濾網,可過濾PM2.5、花粉、細菌與異味,實現除濕、空清、除臭三合一。對有小孩、寵物或過敏體質家庭來說,是全方位守護的「乾爽好空氣」解決方案。

媽媽們最在意的「耗電、噪音、倒水」痛點一次解決

三菱除濕機

(三菱電機事業部長伊坪道広、副事業部長陳煌隆)

在這次調查中,60.4%的受訪者認為「耗電」是除濕機最大痛點,53.4%表示「噪音過大」,48.7%抱怨「水箱太小要常倒水」。三菱電機針對這些日常困擾進行全面升級:

  • 變頻節能技術:智慧調節功率,除濕更有效率。

  • 靜音運轉:最低噪音僅34分貝,比圖書館還安靜。

  • 5.5L側邊大水箱+提把設計:不必再頻繁倒水,提取更輕鬆。

媽媽們可以在哄睡、餵奶或陪伴孩子遊戲時同時開啟除濕機,不會被干擾;也能安心在客廳、臥室同時開機,讓全家呼吸到乾淨的空氣。

破解除濕迷思:不只北部需要、也能安心與人共處

三菱除濕機

許多人以為「只有北部才潮濕」、「睡覺不能開除濕機」。但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全台平均相對濕度落在70~90%之間,台南、嘉義的濕度甚至高於台北。此外,三菱電機除濕機具備滿水自動停止與AI安全監控功能,可安全在夜間持續運轉。

這意味著,無論你住台北、花蓮或高雄,濕氣都是家庭共同敵人。媽媽不必再在半夜醒來擔心「開著會不會太乾」或「會不會過熱」,AI智慧除濕會自動調節最舒適濕度,讓寶寶的房間維持恆定舒爽。能夠讓媽媽天天開的除溼機,才是對生活最有幫助的除溼機。

乾爽是健康之本,除濕機這樣用

濕氣重不只是「悶」,更是育兒家庭的隱形壓力,如何保持家中乾爽,不妨參考以下的小撇步:

  • 睡前一小時開除濕機預除濕,幫助房間保持乾爽與好眠。

  • 晾衣時搭配除濕機乾衣功能,縮短晾衣時間,防止霉味。

  • 定期清理濾網與水箱,維持除濕效率與空氣品質。

  • 擺放位置避開寶寶直接吹風,並保持空氣流通。

對媽媽而言,除濕機已不只是「家電」,而是一種「育兒幫手」。當空氣清新、衣物乾爽、孩子不再鼻塞打噴嚏,連媽媽都能感受到那份生活的餘裕與輕鬆。

濕氣不只是天氣問題,而是生活品質與健康的根本。三菱電機的28L AI變頻除濕機,以日本原裝技術與台灣家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讓「乾爽」不再是奢侈的天氣運氣,而是媽媽寶寶每天都能擁有的舒適日常。

更多產品資訊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你多久清理除濕機濾網?你把除濕機放在角落嗎?了解如何正確使用除濕機,別耗電做白工

【啟蒙孩子的睡眠力】過敏兒也能睡好覺,春季過敏睡眠指南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