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傳稅收「超徵75億」議員提普發5萬 財政局回應了
台中市傳出113年度稅課收入比原預算多出75億元,引發各界熱議,更有民進黨市議會黨團提案,要求市府將稅收盈餘與賣地收入用於「普發現金5萬元」回饋市民。部分市民也湧入市長盧秀燕臉書留言「台中不能輸」,希望比照台南研議「還稅於民」政策。但市府財政局昨日(19日)出面回應,強調稅課收入僅屬歲入的一部分,不能單純以「超徵」來認定財政寬裕,台中市實際上仍累計有211億元的短絀,與中央財政累計結餘8393億元的情況截然不同。
財政局指出,根據審計部台中市審計處的決算書,台中市113年度稅課收入約945億元,較預算的870億元多出75億元,但這筆增額並不代表市庫出現「結餘」。總預算應同時考量歲入與歲出,從108年至113年6年間,雖然部分年度出現小幅賸餘,例如112年度5億元、113年度42億元,但合計下來仍呈現9億元短絀,累計更達到211億元,顯示市府財政壓力不容小覷。
歷年臺中市決算情形表。(圖/翻攝自台中市政府官網)
對於外界「既然有盈餘就應普發現金」的呼聲,財政局強調,市府近年積極推動建設與社會福利,包括捷運綠線、市政路延伸、大智路打通、東豐快速道路及巨蛋興建等重大工程,以及恢復老人健保補助、市民專屬雙十公車、公托公幼倍增、生育津貼加倍等多項民生政策,均需大量財源支持。市府堅持「把錢花在刀口上」,讓資源能發揮最大效益。
此外,財政局表示,盧秀燕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嚴守財政紀律並逐步減少舉債。114年度歲出預算高達1908億元,較108年度成長43.8%,但舉債金額卻從108年的165億元下降至114年的94億元,減幅達43%。同時,預警前可舉債額度也從107年底的88億元,增加至114年初的778億元,顯示財政體質逐步改善。
財政局表示,未來台中市府仍將恪遵財政紀律、厲行開源節流,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讓珍貴的預算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加速台中建設與發展。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