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難測,投資該暫緩嗎?艾蜜莉勸:別被市場波動牽著走,調整心態為上
上週朋友找我討論投資的事,他本來準備好要進場了,但因為川普的原因,遲遲不敢出手(編按:本文撰於2025年5月26日)。
5月23日宣布6月1日要對歐盟課50%關稅,老是變來變去,市場根本沒穩過。朋友一直在想,現在到底能不能投資?接著又問了好多問題,從貿易戰、美中關係、蘋果供應鏈,一路問到黃金、美元、AI股能不能買,結果聊了一大堆,週日(5月25日)川普卻說出了「延後是我的榮幸」。
事情的原委是,原預計歐盟商品的20%關稅,調降到10%、緩衝期至7月9日;但5月23日川普突然又不開心了,宣布要提前從6月1日加碼到50%,理由是歐盟遲遲不讓步、談判卡關,川普只好再用他最會的招式來施壓。
後來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打電話給川普,請求延後關稅的上路時間,川普馬上發文說延到7月9日,說了「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通話」,因此就延後期限——看來網友大大們說的劇本沒錯,這次連週末都沒撐過,才過2天,川普就不演了。
川普政策難捉摸,建議4方向調整策略
川普的政策一改再改,聽他講話都像在開盲盒一樣,今天喊話、隔天又轉向了,永遠無法預料接下來他想幹嘛。但我們不妨就趁著川普任內時期,訓練一下自己的判斷力以及定性吧!而這樣的局勢,可以從4個大方向來調整投資策略:
1.保留現金,等待機會
為了預防因川普一句話又出現大波動,可以保留至少20%~30%的現金部位,這樣一來,股市大跌的話還有銀彈可以出手。別忘了,最好的買點,常常出現在最悲觀的時候。
2.避開高風險產業
例如與中國政策連動性高的族群,近年常被反覆點名,適合暫時觀望;而有獲利能力、內需股、相對不容易受貿易衝擊的公司,可能是更穩健的選擇。
3.訓練長期投資的思考,避免追高殺低
不要被新聞來回掃來掃去,等待時機、定期定額、拉長等待時間、等待出手機會,走慢一點反而更扎實,中途頻繁進出,反而容易錯失關鍵漲幅或是進場的好價格。
4.分散資產,不要把希望放在同一個商品或市場
在諸多不確定的時期,更要記得配置不同區域與產業,例如:消費、公用事業、保全業、電信業等等,這些對貿易敏感度低的產業,反而能在劇烈波動時展現內需事業的穩定度(當然,買進好價格也是重點)。
「明天要買哪一檔?」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正確答案,投資需要調整的是心態,而不是頻繁調整投資標的。既然不能阻止川普講話,只好由我們選擇怎麼配置、什麼時候進場了。
最後,我問朋友一句話:「假設川普每天都會變臉、每天都有新政策,你還會想投資嗎?」他想了幾秒,說:「其實會!因為不管誰當總統,總還是要投資吧!」
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後來我們也一起討論,把他想買的股票、商品重新分類,列出比較符合需求且不會讓他緊張的比重,並調整進場時機、拉長投資週期,另外也保留了一些現金,當作未來意外的應對空間。
未來3年,川普還會繼續出題,但如果願意好好修習這門「川普課程」,學會分辨什麼該應對、什麼該無視,一定能讓我們成為更沉穩的投資人。
那麼,大大們上個週末會不會緊張?還是已經習慣川普反覆說詞,練好靜觀其變的定力了呢?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戰會帶來全球經濟大蕭條?該如何投資?「這類ETF」可逢低布局
▶靠關稅保護美國產業,真能成功?多位專家分析:貿易戰影響恐比想像深遠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