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酷暑衝擊畜水產業 乳與魚雙重告急!生奶油價格飆漲3倍
南韓最近出現歷來罕見的酷暑天氣,導致乳牛牛奶產量減少、生奶油供應吃緊,養殖漁業也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另據官方及業者統計,目前生乳收集量已減少約5%至10%,更有部分大型賣場甚至出現生奶油缺貨現象,價格也飆漲3倍以上,引發民眾熱議。
綜合《韓聯社》、《東亞日報》、《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南韓乳業主管機構「酪農振興會(낙농진흥회)」表示,近期因異常高溫,原料乳的產量估計減少5%至10%。農村振興廳(RDA)指出,南韓飼養的乳牛大多為對高溫較為敏感的霍爾斯坦(Holstein)品種,當氣溫超過攝氏27度時,乳牛的飼料攝取量便會減少,一旦環境持續高溫達到32度以上,牛奶產量可能驟降20%。
酪農振興會進一步表示,夏季本為牛奶與奶油的消費旺季,卻因產量下滑導致供應緊張,雖然去年也曾出現類似情形,但今年因酷暑提前來襲,供應吃緊的時間點也比往年更早。
此外,南韓同樣受高溫影響的產業還有養殖漁業。南韓西部與南部沿海最近海水溫度明顯升高。濟州島7月24日接獲今年首起疑似因高水溫導致的大量養殖比目魚(광어)死亡事件,當地政府目前正在調查死魚原因。南韓水產科學院(NIFS)提醒,西海、南海受熱浪影響,沿岸水氣正在上升,部分魚類例如石斑魚與鱸魚等對高溫極為敏感,業者應加強水質與水溫監控。
另據統計資料顯示,南韓去年因高水溫造成的養殖損失高達1430億韓元(約新台幣30.5億元),創下2012年起有統計以來的最高金額。其中石斑魚損失最多,約為583億韓元(約新台幣12.4億元),比目魚則為99億韓元(約新台幣2.1億元)。
另一方面,南韓首都圈生奶油價格也出現飆漲現象。根據首爾牛奶合作社(서울우유협동조합)數據,最近生奶油的原料乳收集量從1900公噸減少至約100公噸。每日乳業(매일유업)公司指出,他們的平均每日收乳量也比炎熱天氣開始前減少5%至10%。
各大賣場與電商平台目前接連出現生奶油缺貨情形,部分商品甚至已經連日無法補貨。一些容量為500毫升的首爾牛奶(Seoul Milk)牌生奶油,過去售價約在5000至6000韓元(約新台幣105至130元),近期在開放市集平台上連同運費竟被炒至2萬3900韓元(約新台幣510元),漲幅超過3倍。
這波「生奶油之亂」對使用生奶油作為主要原料的咖啡廳與甜點店業者造成重大打擊。由於與大型連鎖品牌不同,多數獨立經營的個體戶無法預先簽約囤貨,只能仰賴賣場進貨。首爾永登浦區一名經營甜點店的32歲業者表示,「我運氣好才能買到一兩瓶,有時候有時甚至連進貨都有困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