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重創屏東農損破億元 周春米籲中央補助
[NOWnews今日新聞] 連日豪雨重創屏東農業,據縣府農業處統計,農作物災損金額已突破1億元,主要受損作物為香蕉、鳳梨與蜜棗。縣長周春米今(5)日前往高樹鄉勘災,實地了解農損情況,並表示縣府已向農業部積極爭取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機制。據了解,鳳梨已納入救助品項,對於外觀損害難以量化的蜜棗,則盼中央儘速公告補助辦法及評估標準,並以「從速、從優、從寬」原則協助農民度過難關。
依據農業處截至5日的統計,全縣共有37項農作物受損,災損面積達885.02公頃,估計損失金額超過1億715萬元。其中以香蕉災損面積最大,達143.30公頃,損失近1,500萬元;其次為鳳梨125.4公頃,損失逾1,369萬元;檸檬與蜜棗災損面積皆為55公頃,損失分別為698萬元及逾1,000萬元。
高樹鄉為鳳梨與蜜棗主要產地,自7月28日至今,累積雨量高達1,457毫米,為屏東平地鄉鎮中最多。因連日降雨導致排水不及,鳳梨田遭水淹影響根系發育,蜜棗則正值開花期,雨勢已造成根部損害,恐影響後續結果與產量。
周春米下午偕同農業部農糧署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人員前往災區會勘,除慰問受災農民,也再次向中央爭取將蜜棗納入救助作物項目。強調,屏東是全台蜜棗的重要產區,尤其以高樹為重災區,原預計於12月底進入採收期,現階段受災不僅將影響產量,更恐影響品質與價格。蜜棗雖難以憑外觀立即判定災損,但卻是農民仰賴的重要經濟作物,加上可能出現延遲性損害,亟需中央支援。她也呼籲專家學者協助提供復耕技術與災損評估標準,讓農民有依據提出救助申請。
農業處表示,0728豪雨造成屏東農作災情仍在持續統計中,受損作物包括食用玉米、生食甘蔗、蘆筍、竹筍、木瓜、百香果等37項,籲請各鄉鎮市公所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盡速完成災損查報作業。同時提醒農民,若農作物受損,請務必於公告受理期間內,儘速向所在地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請,並善用「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照存證,以利簡化程序、加速審查,協助農民及早獲得救助,降低災害損失。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