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電廠爆炸》備轉率一度剩3%後反彈 全國供電進入警戒期
高雄市永安區興達電廠新建天然氣二號機,於9日晚間試運轉過程中發生爆炸起火,瞬間火光與震波引發居民恐慌,也使全國供電備轉容量率一度跌至僅3%,逼近限電邊緣。
事故未造成傷亡,但衝擊供電調度,台電隨即啟動超載發電、備用機組與企業救援等多重應急措施,才將備轉容量率拉回,全國也因此進入供電警戒期。
爆炸原因初判「法蘭」洩漏,調查持續進行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10日證實,事故源頭為新建燃氣複循環二號機(二之二)氣渦輪機天然氣加熱器的下游管線「法蘭」洩漏,釋出天然氣後遇火源引發爆炸。所幸新二號機主體並未受損,新一號機與二之一僅受到輕微影響,新三號機則毫髮無傷。
台電解釋,法蘭是連接管線的重要金屬構件,會再進行全面檢測與安全巡查,並重新檢視偵測與通報機制。
依現場紀錄,9日晚間7時57分偵測到天然氣外洩,現場人員立即下令停機並疏散,但於8時5分仍發生起火,火勢在半小時內撲滅。由於新二號機尚在試運轉,並未納入供電系統,影響主要來自鄰近的新一號機被迫停機進行安全檢查,對全台供電造成瞬間壓力。
備轉率驟降觸動警戒,台電緊急調度應變
興達電廠新一號機占全台供電約3%,一旦停機,系統餘裕大幅縮減。
台電在事故後隨即發出「電力系統警戒運轉通報」,要求全國電廠提高警覺,並緊急調度多項資源:包含大林電廠已除役的五號機緊急啟用,核二與核三廠的輕油機組上線支援,興達四號機也同步併聯,盡可能補足缺口。
台電表示,事故當晚透過上述調度,使尖峰備轉容量維持在10%以上,夜間則約6%。
雖然供電度過首日危機,但未來將持續處於警戒狀態。台電規劃比照應急模式,每日動用備用機組、協調企業減少用電,並視高雄市政府審核進度,爭取新一號機早日復歸。
有民間團體認為,昨日的降雨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供電壓力,但只能撐一天,若再有大型機組故障,全台恐面臨分區限電風險。
台電駁斥「限電」謠言:16年備轉跌至1.64%也未分區限電
對於外界盛傳「全國進入限電」的說法,台電今日也嚴正澄清,分區限電並不存在。
台電解釋,警戒運轉屬於例行程序,只要大型機組發生事故或全國性重大活動,都會啟動,目的是要求電廠提高警覺,並非代表即將限電。即使在2016年備轉容量率跌至史上最低的1.64%時,也未曾實施分區限電,台電強調外界無須過度恐慌。
台電同時對事故造成社會不安表達歉意,並重申不會逃避責任。公司承諾將持續調查事故原因,全面檢討設計與應變程序,並公開資訊向社會說明。
針對網路謠言指董事長「第一時間不告知居民」,台電也嚴正駁斥,澄清董事長僅強調「未調查清楚前不能草率公布事故原因」,與居民通報完全無關。
供電壓力延續至年底,恐成常態挑戰
除了眼前的供電警戒,能源專家也憂心中期壓力浮現。台電坦言,若新二號機復原延宕,原訂11月納入調度的時程可能延至明年,將削弱電網韌性。有民團預期,依照目前規畫,今年底備轉容量率恐僅剩7%,甚至有中央大學學者預測,備轉容量率在明年估剩下0.4%。供電警報可能逐漸成為常態。
台電指出,未來將持續透過各項電力供需工具調度,包括啟動緊備機組、加強企業用電協調,並推動綠能與新機組上線,努力維持供電穩定。對居民與企業而言,這場事故不僅是一次突發事件,也再次凸顯台灣電力系統在能源轉型與需求增加下,要兼顧安全、效率跟穩定,可說是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