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府無能變無賴
四個月過去,關稅談判「領隊」鄭麗君終於出面舉行記會,這是繼續四月初行政院記者會後,第三次鄭麗君出面,第二次現身時在總統府,但她在下座未能發言。當她終於成為主角,就說明一切:台灣的關稅談判「輸」得徹底,以至於總統、行政院長都無法出面,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即使總統閣揆出面,他們也說不清楚,或愈說愈糟,就像八月賴清德總統舉行的記者會。
如果不是上周五股市收盤後,不具名人士透露「20%的暫時性關稅是疊加的」,眾人赫然發現,台灣四個月的「努力」,換來一個日韓等國更差的結果,「黑箱」爭議再起,鄭麗君會不會出面開這個記者會,尚難定論,但不論如何,鄭麗君出面了。
沒有箱子哪來黑箱?鄭麗君一句良心話─政府本應善盡說明之責
遺憾的是,她言詞誠懇的記者會,說了很多,也什麼都沒說,重點其實只有一件事,澄清「關稅談判不存在黑箱爭議」。但她還是說了一句良心話,「政府本應善盡說明之責。」不像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趾高氣昂地批評在野政黨,「四月就知道的事,八月還拿來炒作。」
吳思瑤指的是四月四日行政院記者會中,經貿辦公室的數頁簡報,已說明三十二%是「加徵(疊加)關稅」,回溯過去,沒有人記得卓揆或賴總統曾經就關稅議題講明是「疊加」的;四月的卓揆叫大家「安心睡」,結果是32%(而且是疊加);八月的總統說20%是「暫時性」,談判小組會繼續努力;從四月到八月,從總統府、行政院到談判隊伍或經貿辦做了什麼事,讓大家知道不論是更32%或20%,都是疊加的呢?沒有!
不要說一般民眾對關稅談判鴉鴉烏,在野立委兩眼一抹黑,即使生死存亡利害最相關的產業界,同樣焦慮在心口難開,問都不知從何問起。行政院記者會兩天後,賴清德親上火線發表談話,強調從「零關稅」談起,擴大對美投資,盤點對美採購清單…,還有一個重點:「開啓產業傾聽之旅」,府院真做了,根據經貿辦的新聞稿,四月份兩周,就辦了五場:桃園、彰化、高雄和新北,還有一場是「毛豆業者」,然後呢?沒有然後!經貿辦的產業傾聽之旅紀錄停留在四月十九日,下一份新聞稿,就是八月六日確定關稅為二十%後的「政府啟動產業支持」,空白的近四個月,行政院先花大半時間在大罷免的地方宣講,直到丹娜絲颱風襲台;關稅談判不是「黑箱」,因為執政團隊連箱子都沒準備。
四月到八月─五場座談會,沒有然後只有「大罷免」
在八月六日的「啟動產業支持」新聞稿中,說明透過持續談判和協商,台灣適用關稅規章從32%「調降」為20%,與其他貿易逆差國相比「有明顯降幅」,對我國出口、產值、GDP及就業的影響將減緩約五成…,就是沒提這個稅率是「疊加」的,當然,報告中的「衝擊減緩」效應,也不提是否加計新台幣升值的10~12%,如果加上10到12%的匯率,所謂「關稅調降」就是場騙局。
早在關稅談判前,台積電已經在三月間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總投資金額累計達1650億(川普隨口聲稱台積電投資美國3千億),賴清德三月間就公開承諾對美軍購總額將達到3%GDP(估計明年國防預算上看8千億),還有中油也是在三月間就簽署了「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LOI)」,天價開發金額,日、韓都敬謝不敏,獨獨台灣跑第一個,若成功開發七年後供氣,如果不成功呢?七年後美國總統不是川普,台灣總統不是賴清德,但這筆帳該向誰算?
台灣看不了七年後,但做了這麼多,總能關照眼前一、二吧,結果全然不這麼回事,台灣成了川普手中的柳橙,隨手捏捏就有汁,台灣什麼都給了,却不知道川普還要什麼?歐盟承諾三年內採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並投資6000億美元;日本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並採購1000億美元天然氣;韓國則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並採購1000億美元能源,台灣呢?三月的天然氣採購及投資意向書,算不算在這其中?除了天然氣,還有什麼?台積電之外,美國還要搬走台灣什麼產業?半導體能走都走?
洪耀南的「全綠卡計畫」─「榨空台灣」何不徹底點?
所有的問題,鄭麗君全無答案;她能說的是,美規汽車、農產品標準、輸入許可制度等,「都列為台灣的必考題」,台灣準備如何答卷?從其他國家「美國進口零關稅」的結局,可見一斑;但她的說法是「過度揭露底線,或我方想要達到的目標,可能影響談判結果。」過去四個月,什麼都沒揭露的結果是她想要的嗎?她還說了川普發表的美國AI行動計畫(America’s AI Action Plan),可以是「台美戰略合作的契機」,願景標得很高,但事態發展迄今,誰還敢樂觀期待半導體232條款調查後,對台灣是有利的呢?
做為貿易談判代表,說服強(美)國難,台灣人對美國予取予求也幾乎認命了,但總得做到說服國人,當年台灣加入WTO,國貿局長蕭萬長可是在第一線挨雞蛋的,迄今台灣還受但於WTO體系,然而,全球貿易體系被川普破壞殆盡,台灣國際處境艱難,既缺自由貿易協定,也未參與區域經貿組織,ITA(科技免稅協定)若被川普以232條款調查為由推翻,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還能樂觀以待嗎?(推薦閱讀)林庭瑤專欄:關稅談判搞黑箱,反服貿高官噤聲
不是鄭麗君,換上任何人領隊談判,碰上逆轉全球化的川普,或許也未必能為台灣爭取更好的待遇,民進黨學者洪耀南不知是反諷還是認真地提出「台灣全綠卡計畫」,和川普談個大買賣─分十年期為全台灣人購買美國綠卡,要「賣台」就買個徹底,要「榨空台灣」,連人一起挖走,遺憾的是,此刻的執政團隊,竟無具有經貿或談判權威且足堪「壓陣」的「領導」,只能看看洪耀南的方冷笑話,苦中作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