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田玉接任SEMI全球主席 鏈結國際半導體擴大影響力
作者:財訊雙週刊/楊喻斐
「我最討厭英雄主義了,不要再說我是華人第一,千萬不要!」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靦腆地笑著,不斷揮手示意。對他而言,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主席,並非一個令人沾沾自喜的頭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說,這一項任務遠比他現在的工作還要艱鉅,但這是使命所在,只能承擔下來。
6月13日,吳田玉正式上任SEMI全球董事會主席,這是近20年來,再一次由台灣企業人士擔任該職位。距離上一次是2006年,當時漢民集團創辦人黃民奇是首位出任SEMI國際董事會主席的台灣企業家。
吳田玉畢業於台大土木系,服完兩年陸戰隊役後,前往美國賓州大學深造,取得機械力學碩士與博士學位。1989年,他加入IBM研發中心,取得12項專利;6年後,他突然覺得研究工作缺乏成就感,於是請調製造部門,並在英國與義大利的工廠各待了1年。
「以前做研發,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吳田玉直言,「但真的進了工廠後才發現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他提到,有次生產線機器故障,他苦讀操作手冊卻修了一週未果;一位技工來了,兩分鐘就調整好。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生產現場的壓力與挑戰。
從研發轉銷售 4年締佳績
接著吳田玉轉戰銷售部門。儘管不擅應酬,不會喝酒、打高爾夫,卻在短短4年內闖出成績,業績從3億美元成長至10億美元。42歲,他在新加坡工作,開始意識到美國企業裡存在著職涯天花板;2000年,他毅然辭去IBM職位,加入日月光擔任銷售副總裁。
《財訊》雙週刊指出,當時,IBM年營收達880億美元,而日月光僅10億美元。董事長張虔生問他:「要怎麼把日月光的生意做到100億美元?需要多少時間?怎麼做?」吳田玉說:「100億做得到,但需要25年,而且必須從美國市場開始。」如今25年過去,日月光投控集團整合了矽品與環旭等公司,成為全球最大封測代工廠,市占率高達45%,年營收已超過兩百億美元。
日月光行銷與公共事務部資深副總俞凱爾回憶,吳田玉尚未加入前,公司的營運其實相當艱困。直到1990年與1999年分別併購福雷電(位於中壢)與摩托羅拉的封測工廠(位於韓國),才見到起色。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中鋼最硬一仗!產能過剩難解 關稅、碳排壓力襲來
台特化啟動併購策略!砸30億買弘潔科技、切入半導體清洗市場 徐秀蘭親曝營收獲利放大術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