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瓷色到傳說插畫,這不是飯店,是一座可以住的峇里島藝術館!
坐落於峇里島迷人的西南海岸,蒼古麗晶度假酒店以精緻設計、豐富文化底蘊及卓越工藝,詮釋現代奢華的新境界。這座度假勝地以匠心與優雅為理念,打造出一處靜謐的休憩聖所,透過建築、景觀與在地文化的融合,展現對峇里島獨特靈魂的致敬。
低調與融合,麗晶設計核心
麗晶品牌核心在於融合對比之美,以「低調的極致主義」在寧靜與活力間取得平衡,並透過現代奢華的視角展現獨特韻味。
品牌設計以中國古代青瓷的「青瓷色」(Celadon)為主調,搭配鮮明寶石色系作點綴。每家麗晶酒店均以標誌性建築與細膩設計呈現優雅氣息與非凡氣度,同時融入量身打造的在地元素——從獨特插畫到藝術創作——完整呈現每家酒店的專屬故事。
結合傳奇與故事,獨特的插畫設計
麗晶酒店以嶄新的設計哲學,將當地傳奇與吉祥故事化為精心創作的插畫,每幅作品皆巧妙融入信封內裡、紙袋設計乃至雨傘內襯,成為賓客探索酒店與目的地時意外的驚喜細節。
峇里島蒼古麗晶度假酒店的插畫靈感來自峇里海峽的古老傳說——據說此海峽形成於阻止Manik Angkeran返回爪哇之時。作品以峇里島最大寺廟「百沙基母廟」(Besakih Temple)為核心,傳說中這裡是神龍最初棲息之地。由Saddo創作的插圖融合了Manik Angkeran、百沙基龍、阿貢山、椰子樹、稻田、雞蛋花、長冠八哥鳥與蒼古海浪等元素,並應用於酒店各項精緻用品中,使賓客在細節處體驗峇里島的神話與文化魅力。
建築與室內設計,呈現生命殿堂
峇里島蒼古麗晶度假酒店不僅是住宿空間,更是一座體現生命力的殿堂,向峇里島的自然韻律與文化傳統致敬。從建築輪廓到手工雕刻的紋理,每一處細節皆訴說著當地故事與匠人精神。由全球知名建築事務所 Wimberly Allison Tong & Goo(WATG)規劃設計,靈感取自峇里島村落與梯田層疊交錯的簡樸美感。低矮建築自景觀中延伸而出,視線從迎賓亭引至蔚藍海洋,透過廟宇為框、海景為襯的神聖視覺軸線,營造出永恆且自然的寧靜氛圍。
室內空間由享譽全球的 Hirsch Bedner Associates(HBA)操刀設計,以當代印尼優雅風格呈現。空間運用大地色系、鬱蔥綠及深藍調,輔以鮮明點綴,呼應傳統蠟染、金錦緞紋樣與峇里圖騰,展現既深植本土文化又精緻優雅的空間感受,體現度假村對工藝精神與在地文化的承諾。
重述自然與土地
峇里島蒼古麗晶度假酒店的景觀設計由擁有逾三十年島上經驗的熱帶景觀專家 John Pettigrew 規劃打造。Pettigrew 以直覺與極簡手法,尊重自然,讓土地自身述說故事,運用原生植物、柔和水景及開闊視野,柔化建築線條,營造沉浸式的寧靜氛圍。
他指出:「景觀應昇華體驗,而非喧賓奪主。」這一理念充分體現在度假酒店花園與步道的設計中,呈現出和諧、平衡且靜謐的環境,讓賓客能在自然與建築間自在漫遊。
材料和工藝美學,融入峇里文化
峇里島蒼古麗晶度假酒店的每一個轉角,都展現出精湛的工藝與細膩設計,超越單純的美學層次。抵達酒店時,賓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入口處氣勢恢宏的 Paras 石雕——由峇里島工匠耗時 30 天手工鑿刻而成,重逾五噸,其花卉紋樣彰顯整個度假村的藝術水準。酒店內還隨處可見由 Kevala 工作室打造的陶瓷裝飾,工作室由前工程師轉型的匠人 Wendy Thomas 主理,每件手工作品均融合技術精度、傳統工法與永續理念。浴缸上靜刻的峇里守護神獸 Barong,也成為度假村的沉默守護者。
度假村的設計不僅是裝飾,更具象徵意義——每道線條與收邊皆向峇里文化致敬。神聖蓮花(Padma)透過建築語彙重新演繹,呼應 Padmasana 神座的精神純潔,成為貫穿度假村的視覺與哲學核心。曾專屬於神聖儀式與皇室典禮的 Songket 織品,也啟發了室內空間的繁複紋理,每一針線都是對傳統、儀式與文化的致敬。
材質選用更強化了在地連結。酒店採用峇里原生硬木如鐵木(Ulin)、孟加錫木(Bengkirai)、印茄木(Merbau)及柚木,不僅以其堅實與天然美感聞名,更承載韌性、工藝精神以及土地與傳統的深層連結。每一道表面與輪廓,都邀請賓客細細品味峇里島文化與藝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