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逾半數睡不好!37歲分隊長曝驚險經歷
[NOWnews今日新聞] 作為災害第一線人員的消防員,肩負高度風險及責任,卻長期處在高工時、高壓力的環境,因為輪班制度、日夜顛倒的作息干擾生理規律,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超過5成的消防員都有睡眠障礙問題。而研究發現,透過輪班小睡策略,勤務休息時間進行10至15分鐘短暫小睡,避免睡眠不足累積。
消防員的輪班、工作情境,干擾生理節律,導致慢性疲勞及睡眠品質下降,也影響其專注力、判斷力及認知功能等,增加值勤時的風險。國立聯合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教授林澤聖說,消防員的睡眠障礙問題相當普遍,盛行率13.7%至73%之間。
林澤聖指出,應讓消防員可正確評估自身疲勞程度,降低職業疲勞對於工作場所的危險性。
林澤聖說,自去年10月起進行的「消防員輪班制度、職場壓力與認知表現之相關性研究」,在中部地區的消防單位收案557位18歲至65歲的消防員,發現多達34.9%正處於職場壓力過高,且超過一半回報睡眠品質不佳。
林澤聖提到,要減輕消防員壓力,4大關鍵因子包含勤務時間、突發任務、睡眠問題及情緒支持。其中又以輪班及待命壓力最為顯著。
林澤聖表示,若消防員每週有2至4天可於待命期間安穩小睡1小時以上,工作壓力風險可顯著下降56%。
國立陽明交大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藍凡耘則引用學術研究指出,消防員可利用「輪班小睡」策略,以起床後7小時為最佳時機,可利用勤務休息時間進行10到15分鐘的短暫小睡,避免睡眠不足累積。
藍凡耘提醒,小睡不超過30分鐘,避免引發睡眠慣性,影響工作表現。
現年37歲的李分隊長也透露,自己從警校畢業後就加入消防局服務至今,回憶剛入行時,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曾參與透天厝民宅火災救援,當時站在濃煙滾滾的火場裡,卻突然迷失方向,腦海一片空白。
李分隊長表示,當時恐懼感瞬間湧上心頭,幸好一位有經驗的學長及時發現,將自己帶出火場。但也因為此次驚險的經歷,也不斷陷入深層反思,問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
針對消防員所面臨的身心挑戰,林澤聖指出,消防員因應災害現場、高壓勤務與不穩定的輪班作息,所承受的壓力遠高於一般職業,長期累積下來的「隱形壓力」不容忽視;因此,提升消防人員的健康照護與心理支持系統,已是消防安全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