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1萬」拍板!立院三讀通過 修正案公布後1個月內發放
立法院今(29)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確定將於法案公布後一個月內,普發現金1萬元,並要求7個月內發放完畢。至於行政院提案的新增200億元「強化電力韌性經費」,則因藍白兩黨人數優勢未能通過。
修正案三讀過關,現金普發不排富
本次修正案由行政院於8月提出,內容原本包含普發現金1萬元(不排富)、200億元電力韌性經費,以及額外支持產業與弱勢族群的規劃。經立院表決後,僅普發現金部分獲得通過,確定所有國民皆可領取1萬元現金。依條文規定,行政院需在特別預算公布後一個月內啟動發放,並於7個月內全數完成。
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今日議程,並宣布修正條文完成三讀。對此,藍白陣營強調,此舉能直接回應民意,讓民眾在當前國際經濟不穩之際,立即感受到政府的支持。
電力韌性預算遭刪除,總額定案5700億元
至於行政院原先提出的新增200億元強化電力韌性經費,在藍白聯手下遭刪除。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指出,台電已規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10年將投入逾5000億元,實無必要再額外編列200億元。最終,該筆預算未獲支持。
在刪除電力預算後,特別條例總額由原先的5450億元,經附帶決議調整至5700億元。行政院必須於條例生效一個月內,提出特別預算送交立院審查,各部會也須定期公開執行進度,接受社會監督。
附帶決議加碼產業與弱勢支持
雖然電力預算未通過,但立法院在附帶決議中仍增加250億元經費,用以支持產業與照顧弱勢。其中200億元將用於產業支持,並明定至少50億元投入勞工就業安定措施,另有50億元用於農業及產業發展;另40億元專門用於弱勢族群關懷。
此舉意味著在普發現金之外,政府也必須兼顧產業與弱勢族群,讓整體方案不僅僅是一次性發錢,而能兼具社會安全與經濟支持的功能。
政策後續待考驗
立院三讀通過後,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將轉向行政院如何規劃發放機制。根據條例,普發現金作業費另編10億元,未來如何確保公平、效率及便利性,將是行政部門面臨的挑戰。
此外,藍白刪除電力韌性經費的決定,也引來部分民進黨立委質疑,擔憂台灣電網在極端氣候與能源轉型下恐出現風險。不過,藍白則強調台電既有計畫足以因應,避免重複編列。
隨著「普發現金1萬元」正式拍板,民眾最快在法案公布後一個月內,就能收到補助。未來政策是否能同時兼顧民生即時需求與長期結構調整,仍待社會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