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綠委踢爆Meta「從未在台灣繳過稅」 數發部將對平台提「6要求」
即時中心/高睿鴻、魏熙芸報導
社群平台大企業「Meta」旗下的產品臉書、Threads、Instagram等,在台灣均擁有大量用戶,深刻影響許多民眾的日常生活。然而,平台幾乎不受專法監管、企業甚至沒在台灣「落地」,使得用戶權益受損的情況頻傳,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賴瑞隆、鍾佳濱、林俊憲等人今(22)日對此召開記者會抗議;並邀請數發部產業署署長林俊秀、Meta代表前來說明,但後者最終並沒有派人出席。
面對Meta對我國民怨不理不睬、也從來不派代表回應爭議的態度,民進黨立委賴瑞隆非常憤怒,直言說:「Meta的態度一直都是如此。我們很多次的活動,包括打擊詐騙,Meta即便受邀也從來不會出席」。他痛批,Meta想賺台灣人的錢,但從不願意出面解決問題,必須對其嚴厲譴責。
如今,面臨詐騙內容、假帳號橫行;但大量的真實帳號、經營許久的用戶,卻遭到無理由刪除,賴瑞隆表示,Meta倘若都不願意面對,未來若想繼續留在這個市場,恐怕將無法得到人民支持。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也在旁補充說:「Meta甚至沒在台灣落地,對不對?雖然有在台灣經營,但登記在蘇格蘭,是落地歐洲的公司;也就是說,Meta在台灣賺那麼多錢,卻從來沒有繳過稅!」。因此他批評,真的是一點社會責任都沒有,實在是要嚴厲譴責。
郭國文則繼續說道,Meta亞洲辦事處應該是設在新加坡,只在台灣留有幾位公關人員;根本沒有專屬的客服人員,因此基本上,這個問題可說是非常嚴重,現在至少有4000人以上受害者,帳號遭無端停權卻申訴部門。至於隱藏的受害者還有多少,尚未可知。
郭國文說,「其實,剛剛還有記者跟我講,他自己就是受害者,Threads帳號三不五時就被停權、常常要重新登入,非常麻煩」。他續指,目前數發部對這些情況,可施展的空間極為有限;因為目前確實缺少法源依據,保障這些使用者。
他舉例說,像歐盟就有《數位服務法》,針對平台透明度、使用者救濟機制進行規範,確保使用者明確知道自己被刪文的理由。郭國文強調,過去《數位中介法》也有類似機制,像是草案第25條,就明訂平台需建立爭議申訴機制;因此他呼籲,未來數發部必須在「排除干涉言論審查爭議」的情況下,想辦法將使用者權益保障法制化,才能健全網際網路平台產業。
針對以上指控,數發部產業署署長林俊秀坦言不諱,指出確實需要進一步立法,才能對平台施加更多要求;但他也指出,最近已經依據現有規範,多次開發Meta共1850萬。
另,他也在目前專法尚未上路、監管力道受限制的情況下,先提出6項數發部對平台的要求。第一, 提高AI判別準確率,精進判別模型,降低誤判率。第二,建立雙重確認機制,針對涉及「兒童性剝削」等高敏感性停權處分,須進行人工複核。第三,擴增客服量能,提升申訴案件的處理效率與品質。
以及第四,簡化公眾人物與網路意見領袖的藍勾勾驗證流程。第五,強化社群守則的在地化教育與宣導,預防爭議發生。第六,違規事由明確化,對於使用者違反社群守則情形,應具體明確說明。
數發部表示,未來將頻繁關切Meta對以上六點訴求的改善進度。不過數位立委依舊指出,監管不力的關鍵原因,根本問題還是缺少法源依據,故要求數發部盡快草擬法案,保障網路平台使用者的權益。